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090个字。

  《巴东三峡》基础梳理
  丁延伸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双涧中学邮箱:dysh518@163.
  一、词语梳理
  1、读音
  夔门(huí)渺小(miāo)袅袅(niǎo)浣妆(huàn)   单于(chán)谚语(yàn)
  瞿塘峡(qú)   秭归(zǐ)      耸立(sǒng)    蔚蓝(wèi)    发髻(jì)        沟壑(hè) 
  2、字形
  险峻潇洒古褐苍苍悬崖绝壁
  二、“三峡”名句。
  1.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黄陵庙下江南味,也有垂杨也有花。
  3.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4.青滩叶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
  三.修辞及作用。
  (1)江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作用:增强语言气势,突出了江修辞:排比、反复;作用:排比、反复增强语言气势,突出水的“急”“曲折”“多滩”。
  (2)这个峰很高,那个峰还要高,前面有一排,后面还有一排,后面的后面,还有无数排,一层一层的,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
  修辞:拟人作用:把山峰拟人化,化静为动,写出了山层峦叠嶂的特点,。
  (3)那时侯,望不见天,望不见山峰,只见顶上云雾腾腾,有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状,应有尽有,那情形比起庐山来还要有趣。
  修辞:比喻;作用: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巫山云雾的变幻莫测、姿态万千,给人以美的享受。
  四、文学常识。
  1.“三峡“是长江上游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合称。
  2.杜甫,字子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小石潭记》梳理
  1、读音
  篁竹(huáng )  为坻(chí)  清冽(liè)     翕忽(xī)
  幽邃(suì)    差互(cī)    俶尔(chù)    佁然(yǐ)
  2.词语解释
  (1)古今异义词
  ①不可久居古义:停留;今义:居住。
  ②乃记之而去古义:离开;今义:往
  ③崔氏二小生古义:青年;今义:后生,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④潭中鱼可百许头古义:大约;今义:可以。
  (2)词类活用: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向西,方位名词作状语,。)
  ②心乐之(以……为乐,形容词意动用法)
  ③斗折蛇行(像北斗星一样;像蛇一样。名词作状语)
  ④其岸势犬牙差互(像狗牙一样,名词作状语)
  ⑤凄神寒骨(使……凄凉,形容词使动用法)
  3、一词多义:
  (1)水尤清冽(清澈) 以其境过清(凄清)
  (2)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可以)
  (3)如鸣佩环(玉制的装饰品)四面竹树环合(环绕)
  (4)参差披拂(形容词,长短不一)其岸势犬牙差互(动词,交错)
  (5)全石以为底(当作)为坻,为屿,为堪,为岩(成为)
  (6)全石以为底(用)卷石底以出(而)
  以其境过清(因为)
  3.特殊句子
  (1)倒装句
  例句:全石以为底。(宾语前置)
  “全石”为宾语,“以全石为底”。
  ⑵省略句
  例句: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影布石上”之前省略了主语“鱼”。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