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7题,约10860字。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单元检测
  语文试题
  拟题:张汝友  2010、10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1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炽热  敕封  鞭笞 不啻  叱咤风云
  B、圭臬  闺房  瑰丽 龟裂  皈依佛门
  C、旌旗  菁华  粳米 荆棘  兢兢业业
  D、瓶颈  屏障  抨击 凭借  暴虎冯河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沉湎    寓居     主心骨     穷形尽相
  B、誊写    涅槃     拓荒者     仓慌失措
  C、依稀    安详     水蒸汽     口蜜腹剑
  D、焕散    幽僻     堰塞湖     青出于蓝
  3、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赛后,周海滨兴奋地表示,在拿下这场比赛之后,鲁能向自己的第四个冠军又迈近了一步。“陕西队是一支非常强大的队伍,”周海滨说,“但我们还是顶住压力战胜了对手”。
  B、国家将加大对酒后驾车、在高速公路上倒车、逆行、掉头,使用伪造、变造机动车牌证三种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C、吉卜赛人是人类历史上最悲惨的民族之一,他们在世界的不同角落被称为茨冈人、波西米亚人、罗姆人……等,平均教育水平极低,大多无固定职业,在各国都属边缘人群。
  D、《每日电讯报》认为,奥巴马政府如果继续延长减税政策,只会得到个“两输”下场—失业率降不下,而财赤总额却不断上升。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目前,鲁能泰山队以49个进球远远领先其他球队,其强大的攻击力让其他诸强为之侧目。
  B、2010年9月6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开始纪念新中建交20年的访华行程,他把第一站放在重庆。无独有偶,瑞士联邦主席洛伊特哈德日前也把庆祝中瑞建交60周年的访华行程首站定在重庆。
  C、2009年10月16日,第十届西博会在成都召开,这次博览会聚集了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
  D、《诗经》对我们而言还是一个谜,它有着太多的秘密尚未被揭开;可是它实在太美了,我们研究它,虽殚精竭虑,却仍对它恋恋不舍。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全省报刊管理工作会议要求,要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
  B、弗莱明中校表示,本地区塔利班骨干武装人员有30至40人左右,可塔利班的同情者,以及受塔利班影响而操枪跟美国人作战的人就多了。
  C、北大教授张颐武说,吉卜赛人﹙罗姆人﹚的生活方式独特,历史文化独特,在欧洲各国被边缘化的历史很长,所以有时便成了社会的“他者”—非我族类、不熟悉的人、有陌生感的人。
  D、毋庸置疑,原生态的东西有精华也有糟粕,必须具体分析,辩证看待,因此,王冰认为赵亮关于原生态艺术的那篇文章有错误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二、(9分 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百代皆沿秦制度”,建筑亦然。它的体制、风貌大概始终没有脱离先秦奠定下来的这个基础规范。秦汉、唐宋、明清建辽宁省本溪县高级中学
  2010—2011学年度(上)高三10月月考
  语 文 试 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总分:15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1—6小题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3、14、15小题涂在答题卡7、8、9的位置上;主观题按要求答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第Ⅰ卷(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保护,从2006年3月至今,省内外考古人员在郧县五峰乡一带展开了大规模抢救性发掘。省考古研究所与中国科技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的专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当地春秋殉人墓一系列待解之谜进行了深入研究;终于撩开了郧县殉人墓中青铜器铸地、绿松石饰件矿料来源神秘的一角。
  众所周知,陶范法是夏商周三代青铜铸造技术的主流,伴随中国青铜文化始终。采用青铜陶范铸造工艺时,一般要经过制模、翻范、制芯、合范阴干、焙烧、浇铸等工艺。其最后一道工序便是待熔液冷却后,打碎外范取出青铜器,再进行磨砺加工。因此,在铸造遗址附近一般都会有大量的碎范出土。然而,现已发现的偃师二里头、郑州南关外、安阳殷墟、洛阳北窑、新郑郑韩故城等铸铜作坊,都是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而令人感觉疑惑的是,同样拥有丰富铜矿资源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却至今未发现较大规模的青铜范铸遗址。
  古麇国地处我国南北两大文化板块结合部的汉水中上游地区,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既受荆楚文化的熏陶,又有巴蜀文化浸润,更有秦陇文化的渗透,还有氐羌文化的遗存。古麇地出土的青铜器是南方铸制还是来源于北方,成为学界探讨的课题。
  中国科技大学专家研究分析,古麇地青铜器上附着的泥芯与枣阳九连墩外来风格泥芯具有明显的差异,其泥芯中元素含量与黄河流域黄土化学特征相差较大,与南方红土化学特征相一致。“这暗示了古麇地泥芯的原料很可能来自南方红土区域,且与武汉盘龙城及荆门左琢楚墓泥芯具有同源性。”专家告诉记者,考虑到盘龙城及荆门左琢所在地属于楚国中心区域,推测这批青铜器应当是在楚国铸造成型后,再运到郧县五峰乡一带的。“古麇地高铅青铜容器及高锡低铅铜剑,都沿袭了楚国的传统合金工艺。这批铜器很可能是由楚国工匠制作而成。”
  郧县春秋殉人墓除了出土大量青铜器外,每座墓还出土了珍贵的绿凇石饰件。
  中国绿松石主要产于鄂西北郧县、竹山及相邻的陕西白河一带。在厉史上,由于鄂西北诸县古属襄阳道管辖,这里所产的绿松石统称为襄阳句子,素有“东方绿宝石”美称。
  为了探讨春秋殉人墓遗址中出土绿松石饰品的矿料来源,中国科技大学专家,对鄂西北的云盖寺、喇嘛洞、月儿潭等著名古绿松石采矿遗迹进行了调查和采样,甚至还采集了甘肃所产绿松石的样本。分析结果表明,湖北和陕西绿松石矿样品的稀土元素特征基本相似,具有稀土元素总量低,轻、重稀土元素无明显分异等显著特点,这与安徽马鞍山等地火山岩系中的绿松石稀土元素特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据此分析专家认定,郧县鲍峡镇云盖寺不仅有绿松石矿,而且还有古代采矿遗迹分布。这批春秋殉人墓遗址中出土的绿松石饰品矿料微量元素特征与其很相似,说明其绿松石原料就来自此地。
  1.下列对“陶范法铸造工艺”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陶范法铸造工艺与中国青铜文化共兴衰,是夏商周三代青铜铸造的主流技术。
  B.陶范法铸造工艺复杂,一般要经过制模、翻范、制芯、合范阴干、焙烧、浇铸等。
  C.陶范法铸造工艺的最后一道工序是在熔液冷却后,打碎外范取出青铜器,再磨砺加工。
  D.陶范法铸造工艺盛行于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但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却很少见。
  2.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古麇国地处汉水中上游地区,一直以来,受荆楚文化、巴蜀文化、秦陇文化的影响,还有氐羌文化的遗存。
  B.古麇地青铜器上附着的泥芯原料来自南方红土区域,这批铜器应该是在楚国由当地工匠铸造后运送过来的。
  C.春秋殉人墓遗址中绿松石饰品的矿料,经专家调查、采样、比对,确定为来自于郧县鲍峡镇云盖寺。
  D.湖北与陕西绿松石矿样品的稀土元素特征基本相似,与甘肃所产绿松石矿样品的稀土元素特征不同。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古麇地出土的青铜器是南方铸制还是来源于北方,尚难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其铸造工艺采用的是陶范法。
  B.黄河流域中原地区的铸造遗址附近一般都会有大量的碎范出土,说明在这些地方青铜陶范铸造工艺较为流行。
  C.产于鄂西北郧县、竹山及相邻的陕西白河一带的绿松石,素有“东方绿宝石”的美称,安徽马鞍山等地的绿松石则相形见绌。
  D.郧县鲍峡镇云盖寺既有绿松石矿,又有古代采矿遗迹,说明其绿松石原料就来自此地。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珪,字叔玠。性沉澹,为人雅正,恬于所遇,交不苟合。时太宗召为谏议大夫。帝尝曰:“君臣同德,则海内安。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谏正,庶致天下于平。”珪进:“古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谏不用,则相继而死。今陛下开圣德,收刍言①,臣愿竭狂瞽②,佐万分一。”珪推诚进善,每存规益,帝益任之。
  它日进见,有美人侍帝侧。帝指之曰:“庐江不道,贼其夫而纳其室,何有不亡乎?”珪避席曰:“陛下以庐江为是邪?非邪?”帝曰:“杀人而取妻,乃问朕是非,何也?”对曰:“臣闻齐桓公之郭,问父老曰:‘郭何故亡?’曰:‘以其善善而恶恶也。’公曰:‘若子之言,乃贤君也,何至于亡?’父老曰:‘不然。郭君善善不能用,恶恶不能去,所以亡。’今陛下知庐江之亡,其姬尚在,窃谓陛下以为是。审知其非,所谓知恶而不去也。”帝嗟美其言。
  帝使太常少卿祖孝孙以乐律授宫中音家,伎③不进,数被让。珪与温彦博同进曰:“孝孙,修谨士,陛下使教女乐,又责谯之,天下其以士为轻乎!”帝怒曰:“卿皆我腹心,乃附下罔上,为人游说邪?”彦博惧,谢罪,珪不谢,曰:“臣本事前宫,罪当死,陛下矜其性命,引置枢密,责以忠效。今疑臣以私,是陛下负臣,臣不负陛下。”帝默然惭,遂罢。
  时珪与玄龄等同辅政。帝谓曰:“卿为朕言
  筑艺术基本保持了和延续着相当一致的美学风格,即作为中国民族特点的实践理性精神。
  首先,各民族主要建筑多半是供养神的庙堂,如希腊神庙殿、伊斯兰建筑、哥特式教堂等等。中国主要大都是宫殿建筑,即供世上活着的君主们居住的场所。大概从新石器时代的所谓“大房子”开始,中国的祭拜神灵即在与现实生活紧相联系的世间居住的中心,而不在脱离世俗生活的特别场所。自儒学替代宗教之后,在观念、情感和仪式中,中国人更进一步发展贯彻了这种神人同在的倾向。于是,不是孤立的、摆脱世俗生活、象征超越人间的出世的宗教建筑,而是入世的、与世间生活环境联在一起的宫殿宗庙建筑,成了中国建筑的代表。从而,不是高耸入云、指向神秘的上苍观念,而是平面铺开,引向现实的人间联想;不是可以使人产生某种恐惧感的异常空旷的内部空间,而是平易的、非常接近日常生活的内部空间组合;不是阴冷的石头,而是暖和的木质,等等;构成中国建筑的艺术特征。在中国建筑的空间意识中,不是去获得某种神秘、紧张的灵魂感、悔悟或激情,而是提供某种明确、实用的观念情调。正如中国绘画理论所说,山水画有“可望”、“可游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