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550个字。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结构,了解写作手法。
2、学习通俗生动的语言。
3、体会两篇文章的异同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清文章结构,了解写作手法,学习通俗生动的语言。
难点:两篇文章的异同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方法:
以学生自读为主,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通过小组讨论方式解读课文。
预习要求:
1、通读两篇文章,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2、了解什么是物候。
3、从本单元和读过的诗词中找出能反映物候的诗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示例。
春夏秋冬,四季更替。草长莺飞,花开花落。大自然多彩多姿,奥妙无穷。同学们,你们想揭开大自然的神秘面纱,聆听它的声音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两篇科普小品文《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看看作者是如何以通俗的语言,条理清晰地向我们解说大自然的奥秘的。
二、多媒体展示本节课学习内容:掌握两篇文章的主题内容及层次。
三、检查预习。
(一)提问: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关于物候的,同学们说说看什么是物候?(点名回答)
(多媒体展示)物候知识是人们对自然界的动植物与环境条件的周期变化之间所存在的关系的认识,它是在对大自然的不断接触和观察的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早期的农业生产,人们主要根据物候的变化来掌握农时。我国古代以农立国,出于农业生产的需要,很早就注意收集物候资料。战国时期己经流传的《夏小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