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病句考查大盘点(1993—2004)
山东阳谷实验中学语文教科室 来源|希望语文网
病句考查,可谓高考试题中一面永久飘扬的旗帜。其它考点有轮空的现象,但病句辨别没有一年不作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等级为D,是高考中得分率偏低的题型。本文对近十年的病句考查大致分类,目的在于让考生了解病句考查的常见类型,见识病句考查的庐山真面目,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搞好备考复习。
一、并列短语
①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1993六省市)
②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1994全国)
③他马上召集常委会进行研究,统一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1995全国)
④某工厂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不断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制开发。(1995全国)
⑤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1996全国)
⑥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1999全国)
⑦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2001全国)
⑧目前,电子计算机已经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快提高和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员。(2002春招)
⑨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美国、印度等国家纷纷建立或增加了石油储量,我国也必须尽快建立国家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2003全国)
⑩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加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2000全国)
并列不当是语句常见的语病之一,也是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种病句类型。在辨析病句时,看到“和”、“与”“及”、“同”或用顿号分开的并列短语出现,首先考虑是不是把不该并列的成分并列在一起,其次是认真辨别是否出现顾此失彼、搭配失应的问题。例①,“挽救和培养”构成并列短语,但“培养”“失足青年”不合事理,不能搭配。例②,两个并列状语成分与后面搭配失应,应是“从理论上”作“说明”,“从政策上”作“规定”。例③,“安排”的后面有四个并列短语组成的宾语,“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不能与谓语“安排”搭配。例④,“新技术、新工艺”不能与“研制开发”搭配,应是“研究开发”。例⑤,“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构成并列短语,而“事件”是不能“批评教育的”,二者不能搭配。例⑥,“放弃休假”不能与“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