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5道题,约7520个字。

  九年级语文试卷
  (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运用(37分)
  1.阅读下面的小片段,完成下列问题:(6分)
  我在《鼎湖山中》看到的一副yíng(      )联,它暗合作者游览的思序;在《林中小溪》中,读到座在树根上的作者很qiè(      )意;黄山稠密的树荫和漓江攒()聚的怪石奇峰,也给我留下美好印象。
  (1)根据拼音写汉字和给加点字注音。(3分)
  yíng(        )联qiè(        )意攒()聚
  改正   
  (2)上述片段中共有3个错别字,
  一一找出后,按顺序改正在表格里。(3分)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人类曾经为蒸汽机、发电机欢呼,它们给世界带来了工业文明;而在当前低碳经济时代,首当其冲的是要开发可再生能源。
  B.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行,世博会馆附近的街道门庭若市。
  C.日本不顾中国坚决反对,在处置钓鱼岛问题上态度强硬,在国际社会中引起了强烈的轩然大波。 
  D.春节联欢晚会上,赵本山的爱徒小沈阳幽默风趣的表演逗得观众忍俊不禁。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在即将举行的广州亚运会上,体育健儿们纷纷表示一定充分发扬自身水平。
  B. 教育观念能否从根本上转变,是我们解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程问题的重要保证。
  C. 那烟雨中的南湖,恰如一幅淡雅而隽永的水墨画,展现出她别样的风姿。
  D.为了防止震后灾区不会发生疫情,卫生部调集了大批专家赶赴灾区,指导防疫工作。
  4.对下列加点词的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辍耕之垄上(之:动词,去、到) 怅恨久之(之:结构助词,无实义)
  哀而生之乎(代词,指我)  殚其地之出(它)
  B. 陈胜王(称王,为王)天下苦秦久矣(痛苦)
  尉果笞广(用鞭、杖打)而乡邻之生日蹙(一天天地)
  C.扶苏以数谏故(因为)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用、拿、把)
  固以怪之矣(以为)醒能述以文(用)
  D.为天下唱(替)寻病终(不久)
  饮少辄醉(就)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5.将①~⑥句按一定的顺序填在下面的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道理很简单,或长或短,任何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
  ①人人不断拥有时间,人人又不断丧失时间。
  ②不过,正如老年是从青年过来的,青年的未来必然是老年,如果有足够年龄可称得上老年的话。
  ③老人是去日苦长,来日苦短。
  ④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正的。
  ⑤年轻人的时间当然比老人富有得多,经得起透支和挥霍。
  ⑥历史无情,岁月不饶人。
  A. ④⑥①⑤③②  B. ⑥①④②③⑤C.⑥③⑤②④①  D. ④①⑥③⑤②
  6.古诗文默写。(10分)
  (1),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2)竹外桃花三两枝,。(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4)绿杨烟外晓寒轻,。(宋祁《木兰花》)
  (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
  (5)《陈涉世家》中写陈涉发动起义“召令徒属”时,直接向封建统治者挑战,以激励众人的一句话是:
  (6)写出描写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语句: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7)《与朱元思书》中“,”一句是写水流湍急,《三峡》一文中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7.给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合适的标题(不超过20个字)。(3分)
  新华网北京10月6日电(田兆运、杨冰、姜宁)北京时间6日11时6分,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实施第一次近月制动,32分钟后,卫星顺利进入周期约12小时的椭圆环月轨道。
  嫦娥二号任务测控通信指挥部副指挥长、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副主任麻永平说,近月制动是卫星飞行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次轨道控制。嫦娥二号卫星飞行到月球附近时,其相对月球的速度大于月球逃逸速度,如果不减速,卫星将飞离月球。要实现绕月飞行,必须进行制动,将其飞行速度降低到月球逃逸速度以内,从而被月球引力捕获,成为月球卫星。

  8.走进专题——气象物候(6分)
  (1)请你用物候知识解释“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现象。(3分)


  (2)仔细阅读下面三首诗,请你归纳出我国各地入梅时间的基本规律。(3分)
  A《梅雨》,柳宗元作于广西柳州。“梅熟迎时雨,苍茫值小春。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注:小春,指农历三月。
  B《梅雨》,杜甫作于四川成都。“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注:南京,指当时的成都。
  C《舶趠风》,苏轼作于浙江湖州。“三时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舶趠风。几处萦回度山曲,一时清驶满江东。惊飘簌簌先秋叶,唤醒昏昏嗜睡翁。欲作兰台快哉赋,却嫌分别问雌雄。”注:三时,指夏至以后的十五天,时当农历五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