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8640字。

  2011版标点符号使用中的十大误区
  湖北省黄石市第三中学(435000)胡平
  2010.10.17
  我曾在2006年针对标点符号高考题常见设置的陷阱,整理出《新标点符号使用中的十大误区》一文,并首先在育星教育网上公开发表。没想到,至今仍引起广大语文一线教师和教育网站的极大反响,转载和剪接编排铺天盖地。我很感动有些负责任的使用者和网站仍保留了原创者的名字,但也有些文痞竟然从头到尾一字不改,竟大方地冠上自己的大名或网名,人到了这种完全不知廉耻的份上,真不知其可矣!
  高考从1993年开始设置选择题考查标点符号考点至今已经有二十多年,其中1999~2003年高考语文没有考标点符号,而2004年的《考试说明》(即后来的考纲)中去掉了“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前的星号。这也就是说,自2004年起每套考卷上均有可能出现考查标点符号的试题。事实上,2004年至今全国各地高考考查标点符号题数分别为:2004年13道,2005年4道,2006年3道,2007年1道,2008年4道,2009年3道,2010年3道。其中一直坚持考的只有湖北省高考,其次考的频率较多的是山东省、江西省和重庆市三地高考,而且绝大部分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分布的题号常为第5小题。
  在高考考查的16种标点符号中,重点考查的又是“顿号、逗号、分号、冒号”四种句内点号以及“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五种标号。有鉴于形势的快速变化、过去的认识欠缺和文稿的打印错误,本人对2006年的《新标点符号使用的十大误区》进行修订和补充,故名之为《2011版标点符号使用中的十大误区》以示区别。在此,也恳请诸君转载使用或编辑发表之时不要忘了注明出处和原创者。另外,我还要强调:每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一问世,便有很多热心的老师对高考标答进行解读,由于打印的不严谨和个人语文素养的差异,造成网上很多以讹传讹的打印错误和莫名其妙的解读。
  一、概数中间加顿号邻近两个数字连用表示概数,中间不能加顿号。如:
  (1)一起去的有十七、八个人,有我的姐姐、表哥、表妹、同学……等。(93年上海高考卷)
  (2)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95年全国高考卷)
  (3)参加新春茶话会的有退居二、三线的老同志们。他可能是一位退居二三线的老同志。
  【注】表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但表确数的地方必须有顿号。因此读懂句子语境,判断是表概数还是表确数很重要。(1)句中“十七、八个人”和(2)句中“三四里”均表一个概数,表示大概人数和大概距离,它们之间不应该加顿号。另外,(1)句中“……”与“等”语法功能重复,舍弃一个。(3)句中两个例子是正确的。
  二、非疑问句用问号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有些具有句子形式的文字虽含有疑问词,但其在整个句子中却作成分,而整个句子表达的又是陈述语气,所以句末应该用句号,而不应该用问号。如:
  (4)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94年全国高考卷)
  【注】该句中虽含有两个疑问词“怎么”,但都在谓语动词“关心”的统领之下,整个句子表达的并不是疑问浯气,而是陈述语气。所以,该句第一处问号应改用逗号,第二处问号应改用句号。
  (5)她认真看过这些信后,郑重地转给了有关部门,不知道有关部门收到这些信后作何感想?能不能像影片中那位女法官那样秉公断案,尽快解决问题?(04年湖北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初露端倪。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04年天津高考卷)
  【注】该句第一处问号应改用逗号,第二处问号应改用句号。
  (7)中国足球的球迷们现在真的感到很迷惘,面对这片绿茵场,不知道是继续呐喊助威呢,还是干脆掉头而去? (04年江苏高考卷)
  (8)最近多名省部级高官因贪污受贿被判处死刑,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但人们还在关注着检察机关对那些行贿者将如何处置?(04年全国高考甲卷•安徽等省卷)
  (9)记者由此推想,在“五一”这个劳动者的神圣节日里,农民工到底能够有多少人享受到法律赋予他们的休息权?(06年山东高考卷)
  (10)火车站售票处有一个特殊、鲜明的标志,很好找。记者走进售票处,马上有工作人员迎上来,问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助?(06年湖北高考卷)
  (11)我想养只鸽子,让它生鸽蛋给小孩儿玩。可是目前严重的问题是,有没有壁虎,假定有了,会不会偷鸽蛋?(09年湖北高考卷)
  【注】(7)句—(10)句中问号应改用句号。(11)句“问题是”后面逗号改为冒号。
  (12)她独自一个人在林间小路上走着、想着、感动着,几乎忘记了一切:已分不清天上淅淅沥沥飘洒着的是雨还是雪?也不知道自己脸上缓缓流淌着的是水还是泪?(04年广西高考卷)
  【注】该句除了第一处问号应改用逗号,第二处问号应改用句号外,句子前面的两个顿号均要改为逗号。
  (二)虽然有些含有疑问词的文字单个看是可以独立作疑问句,句尾似乎要打问号,但是其后的句子如果缺主语,那么从整处文字来看需要前面含有疑问词的文字作该句子的主语,是不能片面地作句子处理的。如:
  (13)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93年全国高考卷)
  (14)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7亿。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精神风貌如何?不仅关系到年轻一代自身能否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04年全国高考Ⅲ)
  (15)旅游景点大都承担着对广大群众进行历史文化教育的责任,景区门票由谁定、如何定、定多少?都需要充分的论证。(05年江西高考卷)
  【注】上面三个句子的问号应改用逗号。另外,(14)句中的分号改为逗号,(15)句中的两个顿号改为逗号。
  三、选择问句用多个问号就一般而言,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只表一个疑问,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因而只能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应用逗号。如:
  (16)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93年全国高考卷)
  (17)姚明在整个NBA赛季中都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成为关注的目标。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是他的体型?他的亲切?还是他的什么?(05年山东高考卷)
  【注】上述两个例句中,(16)句的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17)句中间的两个问号改为逗号。
  四、冒号的提示作用仅管到句中冒号的提示作用要发挥到句子末尾,也就是说,冒号要管到句末,不能只管到句中。
  (18)人的一生中有很多时候都少不了需要通过书面向别人介绍:“我是怎样一个人?”或“我有一个怎样的方案?”这样的问题,因此现代人有更多的理由需要学好作文。(04年全国高考丙卷)
  (19)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很多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一方面很多民营以及西部边远地区招不到需要的工作人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在于大学毕业生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06年山东高考卷)
  【注】上述两个例句中,(18)句冒号只管引号中的内容,即“这样”的复指成份;冒号必须管到句末,现在仅仅管辖一个成分是错误的。改法只需将冒号去掉。(19)句改法只需将“工作人员”后的逗号改为句号。
  (20)上海文艺出版社最近推出了《当代文坛大家文库》:《巴金七十年文选》、《夏衍七十年文选》、《施蛰存七十年文选》、《柯灵七十年文选》,这些书都是留给子孙后代的精神财富。(05年江西高考卷)
  (21)上海电影译制片厂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如:《音乐之声》、《王子复仇记》等等,为什么令人百看不厌?这首先还是归功于本子做得精彩。(09年湖北高考卷)
  (22)朱熹49岁那年,上书建议朝廷重修了白鹿洞书院,并亲自制订学规,提出:“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治学方法。(10年山东高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