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700个字。

  课程标准、考纲、08、09、10中考试题对照表
  课标
  板块 考纲
  板块 课程标准阶段目标 考纲要求 2010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 2009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 2008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
  (一)识写与写字 (一)语文积累 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1、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A)
  2、对常用汉字,能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基本意义。(A)
  3、规范、熟练书写常用汉字(A)。
  4、数量使用《新华字典》。(D)
  5、积累并会运用常用词语。(D)
  6、借助所学知识仿写或变换简单的句子。(D)
  7、准确默写《课标》中推荐背诵的优秀诗文的句、段、篇。(A)
  8、知道本纲要规定的课外读物的基本内容和相关常识。(B)
  一、2、(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荟萃(           )           联mèi (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一、2.(1)注音或写字
  (2)改正错别字
  一、2.(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
  (2)加"▲"的"凝"字,查字典应查_____部首,它在诗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
  2.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卷面分5分 卷面分5分 卷面分5分
  3.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二)阅读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试卷中体现的阅读量 试卷中体现的阅读量 试卷中体现的阅读量
  3.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扩展自己的视野。    
  课标
  板块 考纲
  板块 课程标准阶段目标 考纲要求 2010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 2009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 2008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
  (二)阅读 (二)阅读 4.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1、整体把握文章大意,从中获取重要信息。(C)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主要内容。(C)
  3、准确概括段意或层意,归纳文章中心。(C)
  4、准确概括文中说明或描写的事物的特征。(C)
  一、2.(3)“举世瞩目”的意思是。“世界共襄”中“襄”的意思是。
  二、(一)7.第⑤段申两个句子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4分)
  8.第⑥段中"科学"一词为什么加上引号?    (2分)
  9.说说画线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3分)
  一、2.(3)(3)“听雨危楼”中,“危”的意思是,“独步林蹊”中,“步”的意思是。
  二、5.从上文看,枫叶有哪些特征?    (4分)
  6.作者写秋冬之交的萝卜引用《董西厢》中的警句,各有什么用意?    (6分)
  9.本文是围绕枫叶展开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行文思路。(3分)
  10.第一段文字依次介绍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3分)
  11. 根据第二段内容,概括红树林的生物特点。(4分)
  12.依据第三段文字,简要说明红树林与海底土壤之间的关系。(4分)
  13文章在谈到红树林的作用时,先后介绍了红树林的、、生态学研究价值、。(3分) 一、2.(3)根据诗意,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依次填在横线上。(只填字母)
  一、3.(1)玲玲来信中划线的句子里有一个词用得不恰当,请找出来加以改正。
  二、(一)4.文章开头写了哪些自然现象?请加以概括。(3分)
  二、(一)5.从第二段看,"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的原因是什么?(4分)
  二、(二)9.第①段描写仲春的景色,有什么作用?(4分)
  二、(二)10.根据第④段内容填空。(4分)
  二、(二)12.谈谈你对第⑧段画线句含义的理解。(4分)
  5.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9、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阅读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E)
  一、2.(4)在诗歌创作上,我国现代作家冰心受泰戈尔影响,形成了独特的诗歌风格。下面的诗选自她的《繁星•春水》,请从内容和形式上谈谈这首诗的特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