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桃源一中  文 静
教学目标:
1、 领略苏轼豪放雄迈的词风,初步了解豪放派词的特点。
2、 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用文学的视角去解读词中的景物描绘和人物刻画,能够感词人所感,让学生体味艺术美的感染力。
3、 掌握一些常用的鉴赏诗歌的方法。
4、 培养学生积极奋发的品质。
教学重点:
1、 景、史、情的自然结合。
2、 用典的贴切自然。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教学方法:
1、 诵读法。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作品的风格及词人的情感。
2、 问答法。在梳理词作时,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解答,在问答中品析作品内容、风格以及作者的情感。
3、 探讨法。对词作中的疑难点,让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结论。
4、 点拨法。对词作中的疑难点,教师可进行点拨。
教具准备:
Flash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看过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吗?还记得这部电视剧的主题歌吗?杨洪基先生那豪放、浑厚而略显苍凉的歌声给我们留下了长久的回忆。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优美的歌曲。(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曲及赤壁大战的画面,选用电视剧片头作为导入,使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奠定了鉴赏的基调。)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欣赏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板书课题)
二、朗读,感受词的意境
 1、学生试读。
2、播放视频朗读课件。然后请学生自己比较,找出差距。
三、品析鉴赏
1、整体感知
思考:这首词主要写了哪些内容?(板书:写景、咏史、抒情)
2、具体赏析
上片:
①教师范读后,学生自由发言:这首词的上片主要写了赤壁壮美的景色,在写景的句子中你比较喜欢哪一句,理由是什么,体现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②由小故事引出上片中最豪放的句子“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体会不同凡响之处。

(“浪”淘尽的对象是千古风流人物,而不是砂砾,可见,这里的“浪”不只是长江中卷起千堆雪的浪,也是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历史长河中的巨浪。所以在这里长江不仅仅是一条江水的名称,还是滔滔历史长河的代名词。这样一来,作者就将眼前之景与历史的风流人物联系在一块儿了,形象地表现了历史的沧桑变迁。)
③鉴赏品析描绘赤壁景观的词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结合课件,让学生在视听上有最直接的感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