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1880字。  福鼎三中2011届语文模拟卷(六)
  一、古诗文阅读(共6分)
  (一)默写(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空缺的部分。
  (1)君子生非异也,                 。
  (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         ,如是而已。
  (4)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用之如泥沙?
  (5)寄蜉蝣于天地,                 。哀吾生之须臾,                   。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15分)
  张益州①画像记   苏洵
  至和元年秋,蜀人传言,有寇至边,边军夜呼,野无居人。妖言流闻,京师震惊。万命择帅,天子曰:“毋养乱,毋助变,众言朋兴,朕志自定。外乱不作,变且虽起,既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惟朕一二大吏,孰为能处兹文武之间,其命往抚朕师。”乃推曰:“张公方平其人。”天子曰:“然。”公以亲辞。不可,遂行。冬十一月至蜀。至之日,归屯军,撤守备,使谓郡县:“寇来在吾,无尔劳苦。”明年正月朔②旦,蜀人相庆如他日,遂以无事。又明年正月,相告留公像于净众寺,公不能禁。
  眉阳苏洵言于众曰:“未乱,易治也,既乱,易治也。有乱之萌,无乱之形,是谓将乱。将乱难治;不可以有乱急,亦不可以无乱弛。惟是元年之秋,如器之敧,未坠于地。惟尔张公,安坐于其旁,颜色不变,徐起而正之。既正,油然而退,无矜容。为天子牧小民不倦,惟尔张公。尔繄③以生,惟尔父母。且公尝为我言:‘民无常性,惟上所待。人皆曰:蜀人多变,于是待之以待盗贼之意,而绳之以绳盗贼之法。重足屏息之民,而以砧斧④令,于是民始忍以其父母妻子之所仰赖之身,而弃之于盗贼,故每每大乱。夫约之以礼,驱之以法,惟蜀人为易。至于急之而生变,虽齐鲁亦然。吾以齐鲁待蜀人,而蜀人亦自以齐鲁之人待其身。若夫肆意于法律之外,以威劫齐民⑤,吾不忍为也’。呜呼!爱蜀人之深,待蜀人之厚,自公而前,吾未始见也。”皆再拜稽首,曰:“然”。
  苏洵又曰:“公之恩,在尔心,尔死,在尔子孙,其功业在史官,无以像为也。且公意不欲,如何?”皆曰:“公则何事于斯,虽然,于我心有不释焉。今夫平居闻一善,必问其人之姓名,与其邻里之所在,以至于其长短大小美恶之状。甚者,或诘其平生所嗜好,以想见其为人,而史官亦书之于其传。意使天下之人,思之于心,则存之于目。存之于目,故其思之于心也固。由此观之,像亦不为无助。”苏洵无以诘,遂为之记。 (选自《古文观止》,有删节)
  [注]①张益州:古人往往称官吏,张方平为益州太守,故称“张益州”。②朔:农历每月初一日。③繄:yi,犹“实”。④砧斧:是古代的刑具,这里代指严刑竣法。⑤齐民:齐等的民众,指无辜的善良百姓。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威劫齐民          劫:抢劫,掠夺
  B.故其思之于心也固    固:长久,久远
  C.重足屏息之民         息:气息,出气
  D.而绳之以绳盗贼之法      绳:管束,处置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待之以待盗贼之意,而绳之以绳盗贼之法  ②无恒产而有恒心者
  B.①孰为能处文武之间,其命往抚朕师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乐也
  C.①以威劫齐民,吾不忍为也            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D.①又不可以武竟故王之不王          ②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益州治蜀,反对施行严刑竣法。他认为,施行严刑竣法只会使百姓沦为与盗贼为伍,酿成大乱;反之,用礼义、法律来教化、差使百姓,那么蜀人是很容易管理的。
  B.作者认为,爱惜蜀人如此深切,对待蜀人如此厚道,在张公之前,自己还未曾见过;即使不用画像,张公的恩情也会世世代代记在蜀人的心中。
  C.张益州是“为天下牧小民不倦”的封建官吏的形象,他有文治武功之才,采取安抚办法宽政爱民,使之安居乐业,博得人心。
  D.张益州在蜀地发生祸乱,“京师震惊”之际,临危受命,赶赴蜀地。由于措施得当,祸乱很快被平息,“蜀人相庆如他日”,从此,蜀地相安无事。
  5、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有乱之萌,无乱之形,是谓将乱。将乱难治;不可以有乱急,亦不可以无乱弛。(3分)
  (2)既正,油然而退,无矜容。为天子牧小民不倦,惟尔张公。(3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浣溪沙•洞庭
  张孝祥
  行尽潇湘到洞庭。楚天阔处数峰青。旗梢不动晚波平。    红蓼①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夜凉船影浸疏星。
  注:①红蓼,指生在水边的红色蓼草。
  6、首词的上阙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3分)
  7、的下阙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举出两例作简要赏析。(3分)
  二、文化经典和文学名著
  (一)、文化经典
  8.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齐灭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①面举②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③,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④,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⑤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下》)
  【注】①旬,十天。②举,攻占。③天殃:天降的灾殃。④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用竹筐装着饭,用酒壶盛着酒浆,来迎接大王您的军队。⑤运:转、转换。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齐国人战胜了燕国后,有人劝齐宣王不要占领燕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