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33道题,约7790个字。

  2010年秋季期中试卷
  八年级语文试题
  (拟题人:宜都市陆城二中王宏春443300)
  (考试形式:闭卷试题分汉字、阅读、写作三部分卷面分数:120分考试时限:150分钟)
  考生注意:请将试题答案写在答题卷上,注意对准题号。交卷时只交答题卷。
  亲爱的同学:这半学期,我们虔诚叩问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深情呼唤让世界充满爱,真情体验莲文化的魅力……这份试题是你展示语文才华、外显语文素养、彰显个人魅力的一个舞台。请积极调动你的知识储备,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认真读题、认真思考、沉着答卷,享受收获的喜悦。
  第一部分汉字(10分)
  1、根据语境,给下列句中加点的汉字注上拼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1)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zāng()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2)他一手拿着布,一手zuàn()着钱,滞笨地转着身子。(《老王》)
  (3)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亲爱的爸爸妈妈》)
  (4)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阿长与〈山海经〉》)
  2、从备选的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字,将其代号填写在横线上。(2分)
  (1)看见满院狼(A、藉B、籍)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背影》)
  (2)父亲闲着没什么事可干,又觉得很烦(A、燥B、躁)(《台阶》)
  3、下列加点字中与其它字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悉数奉还B、悉如外人C、悉心照料D、彼此熟悉
  4、改正下边句中的两个错别字。(2分)
  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迥异的书法精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漂逸,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至。
  第二部分阅读(60分)
  一、古诗文名句积累。(6分)
  5、古代文人常伤春悲秋,可刘禹锡在《秋词》中,却直接表达秋日胜春朝的诗句是“”,“”。  
  6、《陋室铭》中写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语句是“,。” 
  7、《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把现实和梦境结合起来的诗句是“,”。
  8、苏轼《浣溪沙》中劝他人要老当益壮:“?!休将白发唱黄鸡”。
  9、情哀深处,万物同悲。杜甫的《春望》中“,”就是借花鸟来创此意境的。
  10、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左刻“,水波不兴”。(《核舟记》)
  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阅读下面两则有关“荷花”的文段,回答问题。(12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11、解释下边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⑵余以为妙绝
  12、请给【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加上两个逗号,使句子读起来顺畅。(2分)
  13、将下边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⑵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
  14、【甲】文运用借物抒情的写法,用“莲花”比喻“君子”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品格。在很多古诗词中,也用到了这种手法,如杜甫在《望岳》一诗中用“_____,_____”抒发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2分)
  15、读文赏荷。(4分)
  (1)赏荷,可观其形美。【乙】文描绘雨中荷花的语句是“”,描绘雨后荷花的语句是“”。(用原文回答)(2分)
  (2)赏荷,可品其神美。【甲】文称莲为“花之君子”,【乙】文赞荷为“花中仙子”。你更喜欢哪一种赞誉之辞?请联系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看法。(2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