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830个字。
2011年专项训练----说明文(一)
一、青铜器
①我国古代青铜器中有许多精美绝伦的艺术珍品,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②从考古发掘的实物看,商、周两代是青铜器生产的鼎盛时期。此时的作品主要有礼器、兵器、乐器等,都标志着当时青铜器制作的高超水平。如商代晚期的司母戊鼎,器物极为庞大:方形,四足,高至1.33米,重达875公斤。又如湖南醴陵出土的商代铜象尊则表现出构思的精巧。铜象尊用高举的象鼻作为注酒的口,象鼻尖端呈凤头状,凤头上再伏一虎,象的四足敦实厚重,着地有力,栩栩如生。象尊全身满布花纹,有兽面、夔龙、凤鸟和虎等图案,以繁缛细密的云雷衬托。至于1978年出土的随州编钟更是规模惊人。六十五件青铜钟分三层八组大大小小编排有序地悬于架上,至今仍能演奏出精妙的乐曲。
③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生产有了新的发展,作品从宗庙重器向日常用品转化,甚至出现了供赏玩的“弄器”(玩具),造型和花纹也由深沉凝重转向轻盈精巧。而到汉代,青铜器逐渐被铁器、漆器和陶瓷器替代,生产数量日减,青铜器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
④历代流传下来以及商周遗址出土的青铜器数量达几万件,其中带有铭文的就有四千件以上。对这些宝物特别是铭文的研究,为我们研究商、周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如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的西周初期的大盂鼎,记载了周康王一次就赏给大奴隶主盂一千多个奴隶的史实。西周晚期的散氏盘,记载了奴隶主之间交换田邑关系的事件。另外,商周青铜器铭文,其内容可作为文学作品来欣赏,其书体(被称作钟鼎文或金文)是我国书法艺术的瑰宝。
⑤青铜器研究的意义还在于它和文字、城邦一起,是作为人类文明产生的一个标志的,我们用这三个标志作为文化和文明的分界。中国有五千年文化,更有三千年文明,这是值得我们自豪的。
1. 我国商周青铜器的制作水平高超,其表现与下列不甚相关的一项是___(2分)
A栩栩如生B 器物庞大C 作品精美D 规模惊人
2. 说明性的文章一般不用描写手法,但本文寓说明于描写之中,例如所描写的。
这样描写的作用是(4分)
3. 青铜器研究的意义在于为我们提供了:(6分)
⑴____⑵____⑶书法临摩的对象⑷____
二、长亭古韵
游览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时,我们时常会与亭不期而遇。在游赏之余,我们可以走进亭中,坐下来切身体味一番亭给我们带来的古典韵律之美。
亭最初并不是指建筑,而是指一种行政建制。秦汉制度规定,十里一亭,十亭为一乡。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专指建筑的亭子是后起之义,比如北宋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有亭翼然于泉上者”中的亭。至少在东晋时,已经有这样的亭子出现,《世说新语•言语》记载:“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这里的“新亭”即是“亭子”的意思了。更为著名的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那篇《兰亭集序》中提到的“兰亭”,亦此类也。《园冶•屋宇》说:“《释名》云:‘亭者,停也。’所以停憩游行也。”意思是,亭的主要功用是供人停留、休息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主要功能又有很大的延伸,包括游赏、休憩、宴集和送行等。
我国有许多名亭,绝大多数都有一个非常美好的名字。这些不同凡响的名字,反过来又为本已很有名的亭子增添了光彩。这些名亭的名字大体上可分为四种“风格”。一是对亭周围景物的高度概括或写实。比如苏州拙政园的四面荷风亭、塔影亭,苏州虎丘的三泉亭,避暑山庄的北枕双峰亭、曲水荷香亭等。二是亭名表达了亭的建造者或主人的情趣、志向等。比如沧浪亭,取《楚辞》中“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之意。湖南岳麓山的爱晚亭,则取自晚唐大诗人杜牧的名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三是亭名的风格是写意式的,它们用抽象的字眼表现某种意境。比如北京颐和园的知春亭,山西晋祠的真趣亭,北京北海的意远亭,等等。四是亭名中隐含着一段历史掌故。比如,浙江诸暨浦阳江边堤岸上有一座浣溪亭,亭中有一对联云:“浣纱存古迹,救国出真人。”一望而知是纪念春秋时越国大美人西施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