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4题,约15560字。  2011年新课标高考复习方案语文配套月考试题(7)
  适用地区:新课标地区                   建议使用时间:2010年12月下旬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2010•南充4月模拟)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值得关注的“汶川答卷”
  这是条非常不起眼的新闻——前年7月由北大教授何志毅等人在四川安县黄土镇方碑村发起的“一帮一”灾区重建计划有了新进展。据当时的参与者、一位知名经济专栏作家透露,到目前,已有270多人成为了这项重建计划的借款者,受惠于该项计划的灾区农民达415户。
  所谓“一帮一”灾区重建计划,是一个城市家庭以1万至2万元的无息借款,帮助一户受灾家庭重建倒塌的房屋,专款专用,受助家庭在5年内逐年还清这笔借款。出借人、借款人需签订借款协议,而方碑村的村委会则作为第三方担保。项目有详尽的制度设计,设计的原则是,灾后重建依靠村民自救,在各方帮助的基础上,使村民们有自信、有尊严地重建家园,获得更加美好的未来。
  与国家上亿元的救灾投入、企业上千万元的慈善捐赠相比,这个项目实在是微小,加之项目的制度设计又有颇多学术上的探索,理性有余,煽情不足。因此,项目启动之时,媒体报道寥寥。今天,人们几乎淡忘了这样的一个灾区重建实验,淡忘了一次“以市场化方式调动民间力量进行灾后重建”的探索。
  很为这样的淡忘而惭愧不安。
  一直以来,我们对灾区重建的关注多集中在投入多少资金、 启动多少项目、建成多少房屋上,而对重建模式的思考和探索,对 民间力量和智慧的关注,有所欠缺。我们习惯于为一些宏大思路击掌,却忽视了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却有可能带来制度影响的小变革。
  在有选择的关注中,我们可能将这些同样有价值的变革淡忘了。方碑村不是重灾区,也没有更多媒体的关注,何教授们之所以选择方碑村,纯粹出于学术标准——作为中等受灾区,它不大不小,不穷不富,是四川灾区的典型样本。在一个渴望“速成”、期待“速生”的社会,一个需要三五年才能见效的“典型”如何能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
  诚然,如果何教授们懂得炒作,事情可能就会向另一个方向发展,这场实践非但不会被淡忘,还有可能成为某一类典型,甚至会有利于该项目的完善和推广,调动起更广泛的社会力量,造福更多的灾区民众。比如,他们可以视项目的进展有节奏地展开宣传——组织几场新闻发布会,请领导和媒体参加签约仪式,把“我和农民兄弟”的故事演绎成话剧甚至十几集的电视剧,将受惠农户请到某某晚会现场等。
  何教授们没有选择炒作,他们只是在自己的学术刊物上刊登了专题,以这样纯粹学术的方式,做了除捐款之外所能做的最符合本职的贡献。倘若这样一份立足长远,用自己的良知、能力和远见所给出的“汶川答卷”,也需要商业化的炒作才能被发现、被关注,那是我们的失职。
  再过一个多月,就是汶川大地震两周年祭。回望之际,我们希望,除了看见大量成效显著的数字以及好人好事之外,还能对灾后重建模式、对民间机构的发展、对政府的重建责任和角色定位等,能有更多的关注和认识。这是我们必须回答的“汶川问卷”。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从原文看,下列关于文中“‘一帮一’灾区重建计划”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一帮一’ 灾区重建计划”是一个城市家庭用无息借款的形式帮助一户受灾家庭重建倒塌的房屋,受助家庭在5年内逐年还清这笔借款。
  B.“‘一帮一’灾区重建计划”中出借人、借款人签订借款协议,相应村委会担负第三方担保责任。
  C.“‘一帮一’灾区重建计划”依靠各方帮助,以村民自救为辅助方式,使村民有自信、有尊严地重建家园。
  D.“‘一帮一’灾区重建计划”是灾区重建实验,是以市场化方式调动民间力量进行灾区重建的探索。
  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由于“‘一帮一’灾区重建计划”资金投入较少,所以项目启动时,媒体未能予以报道。
  B.“‘一帮一’灾区重建计划”看似微不足道却可能带来制度影响。
  C.研究者选择方碑村进行研究,是纯粹出于学术标准,因为方碑村是四川重灾区的典型样本。
  D.何教授等研究者没有选择炒作,导致该实验几乎被人们淡忘,是实验过程中的一大疏忽。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尽管关注较少,但何教授等人在方碑村发起的“‘一帮一’灾区重建计划”依然有了新的进展。
  B. “‘一帮一’灾区重建计划”容易受到人们的忽视,这体现了现代社会人情的淡薄。
  C.“‘一帮一’灾区重建计划”是何教授等研究者用良知、能力和远见做出的除捐款之外所做的最符合本职的学术研究。
  D.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和认识灾后重建模式、民间机构的发展、政府的重建责任和角色定位等。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2010•西工大附中五模)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孝公既用卫鞅①,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家给人足,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居三年,作为筑冀阙宫庭于咸阳,秦自雍徙都之。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行之四年,公子虔复犯约,劓之。居五年,秦人富强,天子致胙②于孝公,诸侯毕贺。秦封之商,於十五邑,号为“商君”。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赵良③见商君,曰:“君之危若朝露,则何不归十五都,灌园于鄙,劝秦王显岩穴之士,养老存孤,序有功,尊有德,可以少安。君尚将贪商、於之富,宠秦国之教,畜百姓之怨,秦王一旦捐宾客而不立朝,秦国之所以收君者,岂其微哉?亡可翘足而待!”商君弗从。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