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910字。

  《孔雀东南飞》教案
  黄鹂鸟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有关汉乐府的问题知识;认识本诗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2)把握这首诗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通过人物对话分析理解男女主人公的真挚感情。
  (3)掌握这首叙事诗在表现手法上的一些特点及这些表现手法对突出主题思想所起的作用:叙事与抒情的密切结合,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尖锐的矛盾冲突,曲折而完整的情节,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铺陈排比的描写手法,托物起兴的开头,浪漫主义的神话结尾。
  (4)掌握本诗中一些词古今意义的差异,理解偏义复词与同义复词,文言词语的一词多义现象如“相”的诸多用法以及重叠词、活用词的词义和用法。
  2.过程与方法:诵读与鉴赏,讨论与探究,讲授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诗歌的写作时代和作品反映的时代把握作品的深刻思想内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疏通文义,把握故事发展过程,分析人物性格感情和主题思想;探讨叙事诗的叙事方法和表现手法;掌握文中的偏义复词、同义复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识记有关文学常识,背诵有关名句。
  三、教学时间:四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爱情故事,我们每次想起,都难免会为他们的命运感到难过。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乃是一大憾事。“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死后化蝶双飞,总算能够双宿霜栖。早在汉代,也有这样一对男女,他们生不能在一起,死后化作鸳鸯,成双成对。这就是《孔雀东南飞》为我们讲述的关于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情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他们的故事,看看他们为我们演绎的是怎样一段令人断肠的悲剧!
  (二)新课讲授:
  1.简介释题:
  (1)我国古代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最早见于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诗前的小序,为徐陵所加。据小序所记,这首诗写成于汉末建安年间(196——219)。后来宋朝郭茂倩收进《乐府诗集》,题作《焦仲卿妻》。后人又取诗歌的首句,题为《孔雀东南飞》。
  思考:为何不用原题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写实,仅指明主人公
  《孔雀东南飞》比兴:以孔雀失偶暗示夫妻离别,含蓄有深意
  以孔雀徘徊反顾为全诗奠定深沉悲哀的基调,引起下文故事。
  (2)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乐府,原指汉武帝刘彻设立的专管音乐的官署,兼及创作、收集民间歌谣,以供朝廷制礼作乐之用。这些采集得来的歌辞,称为“乐府歌辞”、“乐府诗”,或简称为“乐府”,属于古体诗中的一种。“乐府”成了一种音乐性的诗体名称,其中属于汉代的叫“汉乐府”。汉乐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极高,与《诗经》、《楚辞》可鼎足而三。另一方面,在中国诗歌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继承、发展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传统、精神,哺育了后代诗坛。
  2.初步感知:播放朗读录音,落实字音
  3.情节把握:
  (1)复述故事梗概(结合小序):东汉建安年间,才貌双全的刘兰芝和庐江小吏焦仲卿真诚相爱。可婆婆焦母因种种原因对兰芝百般刁难,兰芝毅然请归,仲卿向母求情无效,夫妻只得话别,双双“誓天不相负”。兰芝回到娘家,慕名求婚者接踵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