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小题,约12570字。
2011年大纲版高考复习方案语文配套月考试题5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A.dāng 当面独当一面安步当车当机立断
B.处chǔ 处所设身处地处心积虑处之泰然
C.济jì 救济无济于事假公济私人才济济
D.强qiǎng 强迫强弩之末牵强附会强人所难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人说,死亡是一种解脱。对于巴金而言尤其如此。当他叩击死亡之门时,听到的是考问灵魂的回响:人不可做违背自己良心的事。
B.12月15日正式动工的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全长约50公里,主体工程“海中桥隧”长35.578公里,其施工技术难度目前在世界上首屈一指。
C.泰拳挑战少林拳,有人认为双方半斤八两,少林必胜;也有人认为,从本世纪开始,泰拳80余年横扫中国功夫,少林必败。究竟如何,比过才能见分晓。
D.哥本哈根国际气候峰会上,发达国家想以其含糊其辞的承诺诱导发展中国家承诺履行具体的义务,发展中国家则不愿接受空头支票。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2月27日凌晨,智利由于里氏8.8级的强烈地震,因此,智利总统巴切莱特日前宣布国家进入灾难状态。
B.气候大会成了排碳大会,这次哥本哈根大会碳排放量为历次排碳大会之最,其排碳量约4.05万吨左右。
C.在今年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1 000米决赛中,王濛夺得本届冬奥会中国军团第五枚金牌,成为中国首位在单届冬奥会上获得三枚金牌的选手。
D.新课程改革将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积极倡导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实施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互的整合模式。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川剧,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再加上写意的程式化动作蕴含不尽的妙味……。川剧为世人所喜爱并远涉重洋传遍世界。
①清代乾隆时在本地车灯戏基础上,吸收融汇各地声腔②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③“变脸”、“喷火”、“水袖”独树一帜④川剧语言生动活泼,幽默风趣⑤形成含有高腔、胡琴、昆腔、灯戏、弹戏五种声腔的用四川话演唱的“川剧”⑥其中川剧高腔曲牌丰富,唱腔美妙动人,最具地方特色
A.④③⑥②⑤①B. ②③①⑤④⑥
C.③⑥②①⑤④D. ②①⑤⑥④③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论低碳消费方式
“低碳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最佳模式之一,低碳消费方式是其重要环节。低碳消费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根本要求,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低碳消费方式回答了消费者怎样拥有和拥有怎样的消费手段与对象,以及怎样利用它们来满足自身生存、发展和享受需要的问题。它是后工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下,消费者消费理念与消费资料供给、利用的结合方式,也是当代消费者以对社会和后代负责任的态度,在消费过程中积极实现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的消费方式。这是一种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方式。低碳消费方式着力于解决人类生存环境危机,其实质是以“低碳”为导向的一种共生型消费方式,使人类社会这一系统工程的各单元能够和谐共生、共同发展,均衡物质消费、精神消费和生态消费;使人类消费行为与消费结构更加科学化;使社会总产品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生产更加趋向于合理化。
低碳消费方式特别关注如何在保证实现气候目标的同时,维护个人基本需要获得满足的基本权利。由于满足基本需要的人权特性和有限性,在面临资源与环境约束的情况下,应该把有限的资源用于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限制奢侈浪费。人们应该认识到:生活质量还包括环境的质量,若环境恶化,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最终会下降。在环境资源日益稀缺的今天,低碳消费方式是一种更好地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方式。
低碳消费方式体现人们的一种心境、一种价值和一种行为,其实质是消费者对消费对象的选择、决策和实际购买与消费的活动。消费者在消费品的选择过程中按照自己的心态,根据一定时期、一定地区低碳消费的价值观,在决策过程中把低碳消费的指标作为重要的考量依据和影响因子,在实际购买活动中青睐低碳产品。低碳消费方式代表着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式发展。低碳消费方式的实现程度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社会消费文化和习惯等诸多因素有关。因此,推行低碳消费方式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从经济学上讲,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非生产消费。生产消费是指生产过程中工具、原料和燃料等生产资料和生产劳动的消耗。非生产性消费的主要部分是个人消费,是指人们为满足个人生活需要而消费的各种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另一部分是非生产部门如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在日常工作中对物质资料的消耗。因此,推动“高碳消费方式”向“低碳消费方式”的转变应该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实现国家利益、企业利益和公民利益的最大化。
5.下列对“低碳消费方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低碳消费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根本要求和必然选择。
B.低碳消费方式是当代消费者对社会和后代负责任地积极实现“三低”的消费方式。
C.低碳消费方式是一种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方式。
D.低碳消费方式是以“低碳”为导向,着力解决人类生存环境危机的一种共生型消费方式。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低碳消费方式关注在保证实现气候目标的同时,维护个人的基本需要获得满足的基本权利。
B.面临资源与环境约束,应该把有限的资源用于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低碳消费是一种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方式。
C.消费者对消费对象的选择、决策和实际购买与消费的活动会受到心境与价值观的影响。
D.从经济学上讲,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非生产消费,所谓非生产消费就是人们为满足个人生活需要而消费各种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
7.根据本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低碳消费方式限制奢侈浪费,即使环境恶化,也能满足消费者个人的所有生存、发展和享受的需要。
B.人们如果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实现低碳消费,就必然可以解决当前存在的环境日益恶化的资源短缺问题。
C.推行低碳的消费方式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其根本原因是低碳消费方式代表着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式发展。
D.不管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是团体还是个人,都在消费着各自所需的物质资料,因此,从“高碳消费方式”向“低碳消费方式”的转变应该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
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8~10题。
蛇人
东郡某甲,以弄蛇为业。尝蓄驯蛇二,皆青色,其大者呼之大青,小曰二青。二青额有赤点,尤灵驯,盘旋无不如意。期年大青死,思补其缺,未暇遑也。一夜寄宿山寺。既明启笥,二青亦渺,蛇人怅恨欲死。冥搜亟呼,迄无影兆。然每至丰林茂草,辄纵之去,俾得自适,寻复返:以此故冀其自至。坐伺之,日既高,亦已绝望。出门数武①,闻丛薪错楚②中窸窣率作响,停趾愕顾,则二青来也。大喜,如获拱璧。息肩路隅,蛇亦顿止。视其后,小蛇从焉。抚之曰:“我以汝为逝矣。小侣而所荐耶?”出饵饲之,兼饲小蛇。小蛇虽不去,然瑟缩不敢食。二青含哺之,宛似主人之让客者。食已,随二青俱入笥中。荷去教之旋折,辄中规矩,与二青无少异,因名之小青。
大抵蛇人之弄蛇也,止以二尺为率,大则过重,辄更易。缘二青驯,故未遽弃。又二三年,长三尺余。卧则笥为之满,遂决去之。一日至淄邑东山间,饲以美饵,祝而纵之。既去,顷之复来,蜿蜒笥外,以首触笥,小青在中亦震震而动。蛇人悟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