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070字。
高三作文训练及讲评教案
【类型】 材料作文
【题材】传统节日 传统文化
一、题目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800字的作文
《半月谈•内部版》2007年第2期刊登评论说,在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市场经济年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却日益萎缩,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三大节”已经被物质化、简单化为“粽子节”“月饼节”“饺子节”,其他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更是踪迹杳然。 追寻问题之源,我们不难发现,能够力挽狂澜的主体——政府并没有负起应有的责任。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萎缩,并非一个孤立的问题,在它背后是整个传统文化阵地的萎缩:一些传统艺术品种渐趋没落、后继无人,传统文化活动的队伍建设、场所提供、经费保障都缺乏必要的重视和供给,传统文化的传承已经失去了必要的载体。而当传统节日来临,需要我们表现其文化内涵的时候,我们才发现自己早已失去了这种能力。
要求:选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分析材料,准确立意
本材料也是典型的社会评论型。
拿到材料,首先分层。本作文题材料明显分两层,一层是社会现象,是关于中国传统节日式微,被淡化,被简单化的现象。一层是关于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材料中分析为政府监管和建设不力。总的来说,如果光写传统节日,或者光分析职责政府监管建设不力,文章选材范围就会聚现在很小的范围之内,分析来分析去只能写节日方面的问题,分析原因也只能分析政府,这样就限制了文章立意的深度和广度。
所以,应该适度扩展作文的话题。比如上一次作文写关于中学生道德缺失的,就可以适当扩展成写青少年道德素质低下。本作文题材料是关传统节日的,可以适当扩展成传统文化受到冲击,这样选择论据的范围就宽,作文立意也具有了深度和广度。
有的同学跑题成蟹责任感缺失,这明显不符合题意。因为政府没有责任感,只是在文化保护上,不是典型的责任缺失。如果题目的立意是让写社会责任,那么就应该选择典型的关于责任感缺失的社会现象,比如警察不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教师不安心教书等,
(一)准确立意的注意事项如下:
1. 首先明确材料的类型,是我们平时所做的故事寓言型材料作文还是属于社会评论型作文或者其他。
本材料是典型的社会现象评论型。
2.找材料中的暗示作文立意的关键词。
材料中一般有关键词,但是有的没有,不能依赖从材料中找关键词,所以,本则材料需要从材料的现象去挖掘背后的深层原因。考察的是学生对社会的分析能力。
(二)分析本则材料,找准得高分的切入点
1.社会现象: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逐渐丧失
2.反映的社会问题:整个社会对传统文化不重视,传统文化亟需保护
3.主题:保护传统文化,刻不容缓
本题出题者用意明显,是要分析社会现象,适合于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写,写作之前,一定要明确思路。本文立意很简单,并且观点也好论证,例子也好找,语言上加强抒情性,表达一种对传统文化消失的忧虑,这样才可以感染阅卷者。
三、社会评论型高分作文的常见结构:
一)明确思路
第一段:由别的话题过渡到社会现象,并摆明态度。
第二段:概括性地联系材料,过渡到举例摆现象证明普遍性。
第三段:摆现象证明普遍性(若议论较多可以分段)
第四段:过渡到危害分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