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470个字。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初一(语文)试卷
审核人:陈亮校对人:张浩
第I卷积累与运用(共28分)
一、基础题(共10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每空0.5分,共4分)
裨益()模样()雕镂()
迸溅()quán()释dài()慢
míng()刻安xiáng()
2、找出错别字并改正(每空0.5分,共2分)
一视同人道听途说 五彩纷呈谈笑风声
走头无路熙来攘往眼花瞭乱出谋划策
错别字
改正
3、下面成语应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
A母亲这次极具责任心的言行对我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B 他说的有点危言耸听了,其实这件事没有那么严重。
C 老师精辟而通俗的耐心教诲,使我们茅塞顿开。
D当你的权利受到侵犯时不要无动于衷。
4、下列搭配不当的一项是()(2分)
A 鲁迅——现代——《朝花夕拾》
B 《赤壁》——杜牧——唐
C 苏轼——宋——东坡居士
D《刻舟求剑》——春秋——《吕氏春秋》
二、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_________________ __,铜雀春深锁二乔。
2今夜月明人尽望,_ __ _______?
3__ ______ ?门前流水尚能西,__ ______。
4《次北固山下》中写时序更替,蕴涵生活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5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道尽千载离人心愿的诗句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三、口语交际(3分)
月考结束了,同学们有喜有忧,为了让同学们取长补短,老
师让同学们在班内开展交流活动。你将如何对同学说呢?(不超过50字)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 _
四、名著阅读(每空1分,共7分)
第Ⅱ卷理解•感悟(共32分)[]
五、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0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与“项为之强”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A.心之所向B.故时有物外之趣
C.至之市D.鞭数十,驱之别院
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项为之强()
(2)以丛草为林()
(3)常蹲其身()
(4)徐喷以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1)故时有物外之趣。
。
(2)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
4、下列各句是对课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这是一篇追记童年生活的极有情趣的散文。课文围绕“记趣”这一中心,选择了三个典型事例进行记叙。
B.课文第二段描写了观蚊如鹤的两个画面。这里作者不是单凭眼观去接触画面,而是心有所向,凭借主观想象来感受画面,从而进入一种观察自如的神奇、美妙的境界。
C.本文语言简朴、自然、生动。例如“夏蚊成雷”,写出了蚊虫之多,轰鸣之响;“鹤唳云端”仿佛使人听到鹤翔云端,高亢的鸣叫。两处都隐含了夸张的修辞方法。
D.课文第三段写神游山林的乐趣,这里不仅有前面所述的观蚊为鹤的逼真感,更突出视小为大,胸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