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0030字。  哈师大附中2010-2011学年度高一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题
  第Ⅰ卷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笔墨之中的人文精神和人格力量
  ①中国古代画论是中国人对艺术的认识论,它植根于中国古典哲学,又在宇宙自然和社会人生的规律中得到印证,是通会之后的大智慧。笔墨早已不是形而下的概念,而是承载着文化精神的述说方式。深刻的精神内涵和由此彰显出的人格力量是笔墨的魅力所在。国画不只是在画画,是借笔墨抒写心灵,是画家精神世界的剖白,才情的彰显,学识的记录。在“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的社会功能外有更宏大的功能。
  ②画家,以绘画为职业,应该远离功利,散淡从容,特别是山水画家,离开这个喧嚣的社会越远越好,离社会远些也许日后对社会的贡献更大。历代画论提出“清心地”,“善读书”,“却早誉”,“亲风雅”,“不可有名利之见”,就是说高尚的人品能影响到笔墨,这是中国画认识论的独特之处,与西方美学观不尽相同,中国画强调“人成艺就”。历代画论均论述过人品与画品的关系,足见这一命题的重要性。
  ③人品立定之后还要读书,这是画家的终生课题。“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不只是指写诗,书画一道也是如此,读书决定着画格,读书是做学问的同义语。不做学问,画只见才情难有境界,古来大家没有不爱读书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实际上是继承传统和体验生活。
  ④端正了作画的态度,注意到人格的修养和锤炼,又能做到读书不辍、体察生活,接下来要解决的一个终生课题就是笔墨了。在笔墨技术上,前人的论述则更多,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经验。北宋韩拙在《山水纯全集》里说:“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山水悉从笔墨而成。”这句话被千年以来的实践所证明。笔是中国画的筋骨,墨是中国画的血肉,论气韵先看笔墨,舍笔墨无以谈气韵。
  ⑤中国古典哲学认为,宇宙自然生生不息,循环往复,人体内也是真气流转,没有间歇。观照笔法,也应是元气充沛。当外部的环境影响到人的心理和生理时,元气会产生不稳定的变化,如气虚、烦躁等等,反映在笔墨上便出现“浮气”、“躁气”;也有性格和修养的关系,沉不下心来,当然现出“浮气”;而一味讨好社会,急于求得别人赞扬,常现出“匠气”。所以,养气是中国文人画家的功课,能做到气脉不断,笔不困,墨不涩,元气安稳,神闲意定。在这里指出气韵妙诀---心神高远则笔墨自能深厚,心境旷达则画境自然高迈,笔墨已不仅是技巧,还是心胸、秉赋、气度、积累的反映,是才情和知识的记录,更是人格的标志。
  ⑥“通会之际,人成艺就。”这是中国古代画论的结论,而通会是非穷毕生精神不能实现的目标。所以,中国画是生命过程的艺术,它的最大的意义是与人的生命紧紧相连,从而使生命变得更有意义。                  
  (选自《新华文摘》2008年第一期,有删改)
  1.根据文意,下列对中国古代画论有关“笔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笔墨可以抒写心灵,笔墨的魅力所在是在画作之中体现画家深刻的精神内涵和巨大的人格力量。
  B.笔是中国画的筋骨,墨是中国画的血肉,在笔墨之中,笔的作用较之墨,显得更为重要。
  C.当人的心理和生理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时,元气就会不稳定,反映在笔墨上便出现“浮气”“躁气”。
  D.笔墨和人的心神关系密切,笔墨已不仅是技巧,还可以反映人的心胸、秉赋、气度、积累。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画论植根于中国古典哲学,又在自然和社会中得到印证,是中国人对艺术的认识论,体现了中国人的大智慧。
  B.以绘画为职业的画家,应该远离功利,散淡从容,特别是山水画家,就要远离这个喧嚣的社会,否则就不能取得成就。
  C.北宋韩拙在《山水纯全集》里说:“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山水悉从笔墨而成。”这句话突出了古人对笔墨技术的重视。
  D.“通会之际,人成艺就”是中国古代画论的结论,而通会要求穷毕生精神才能实现。中国画重人品人格,是与人的生命过程紧紧相连的艺术。
  3.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画强调“人成艺就”,认为高尚的人品能影响到笔墨,十分重视画家的人格精神,所以人格高尚的画家定会有杰出的画作。
  B.读书决定着画格,古来画家大师没有不爱读书的,所以说,画家书读得越多,画艺便越精湛,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意义正在于此。
  C.由于中国古代画论植根于中国古典哲学,因而中国画是生命过程的艺术,使生命变得更有意义。
  D.中国画“论气韵先看笔墨,舍笔墨无以谈气韵”,中国画的气韵主要体现在笔墨上,所以中国画始终关注笔墨技法。
  二、古诗文阅读(43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解说全对的一组是(  )(3分)
  ①辞(致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②既东封(疆界,使…成为疆界)郑,又欲肆其西封。③因人之力而敝(损害)之,不仁。④微太子言,臣愿得谒(拜见)之。⑤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逆)视。⑥持千金之资币(钱)物,厚遗(馈赠)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⑦旦日飨(犒劳)士卒,为击破沛公军。⑧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宠幸)。⑨大行(品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⑩道(取道)芷阳间行。
  A.①②④⑤⑧⑩  B.②③⑤⑦⑧⑩
  C.①③⑥⑦⑨⑩  D.③④⑤⑥⑦⑨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活用类型分类正确的一组(  )(3分)
  ①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②素善留侯张良③沛公从百余骑来见项王④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⑤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⑥项伯杀人,臣活之⑦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⑧沛公已去,间至军中⑨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⑩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A.①④⑤②③⑥⑨⑦⑧⑩     B.①④⑤⑨②⑩ ③⑥⑦⑧  
  C.①④⑨②③⑤⑥⑦⑧⑩     D.①⑤②③⑥④⑩⑦⑧⑨
  6.下列句子的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  )(3分)
  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②是寡人之过也。③夫晋,何厌之有?④若舍郑以为东道主。⑤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⑥父母宗族皆为戮没。⑦客何为者?⑧秦王复击轲,被八创。⑨私见张良,具告以事。⑩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A.①⑧⑨②③⑦④⑤⑥⑩    B.①⑧②⑩③⑦④⑤⑥⑨ 
  C.①②⑩③④⑤⑥⑦⑨⑧    D.①⑨②⑩③⑦④⑧⑤⑥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田叔者,赵陉城人也,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赵王张敖以为郎中。
  会陈豨反代,汉七年,高祖往诛之。过赵,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礼恭甚,高祖箕踞骂之。是时赵相赵午等数十人皆怒,谓赵王曰:“王事上礼备矣,今遇王如是,臣等请为乱。”赵王啮指出血,曰:“先人失国,微陛下,臣等当虫出① 。公等奈何言是!毋复出口矣!”于是贯高等曰:“王长者,不倍德。”卒私相与谋弑上。会事发觉,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于是赵午等皆自杀,唯贯高就系。是时汉下诏书:“赵有敢随王者罪三族。”唯孟舒、田叔等十余人赭衣自髡钳②,称王家奴,随赵王敖至长安。贯高事明白,赵王敖得出,废为宣平侯,乃进言田叔等十余人。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无能出其右者。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叔为汉中守十余年,会高后崩,诸吕作乱,大臣诛之,立孝文帝。
  孝文帝既立,召田叔问之曰:“公知天下长者乎?”叔顿首曰:“故云中守孟舒,长者也。”是时孟舒坐虏入塞盗劫,云中尤甚,免。上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