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1道题,约11340个字。有作文范文。

  铜陵县三中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制卷人:张启虎)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6分)
  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迎来又一举世zhǔ()目的国际盛会——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将体现到来自全球的精彩展示之中,贯穿于184个日日夜夜。
  世博给了我们欢聚的机缘。秉()承“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世博理念,让世界走进世博园,走进了“天下一家”的嘉年华。在世博这个交流和对话的平台,实现文化的多元共享,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世博会将让世界更加美好。
  世博给了我们梦想的力量。世博会,见证东方古国的巨大进步,见证中华民族的智慧、活力和进取心,更见证中国走向世界的不懈努力,中国元素、中国气派、中国特色将在世博会上尽情——世博会也将让中国更加美好。[]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举世zhǔ()目秉()承
  (2)第一段中有一处要加引号,请写出需要加引号的内容:“”。(1分)
  (3)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划波浪线的词语。(1分)
  平台:
  (4)文章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2分)

  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选出来并加以改正。(4分)
  酣然入梦踉踉跄跄萃不及防万懒俱寂
  一口同声风烛残年千锤百练据理力争
  错字    
  改正    
  3、名句积累。(10分)
  (1)他用两手攀着上面,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显出努力的样子。
  (2) 问渠哪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         _______。
  (3) 人生自古谁无死,。
  (4) 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                 ___。
  (5)烽火连三月,。
  (6)“       ,        ”这两句诗是《泊秦淮》中形象化的议论,表达了诗人对世道人心的忧患意识。
  (7)爱国诗人陆游在垂暮之年仍然不忘收复失地、统一祖国,即便是在梦中,还是念念不忘,他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的“,”正体现了这一点。
  4、语文综合实践活动。(10分)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为此八年级(1)班举行了以“走近中国传统节日”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下列活动。
  【活动1:走近端午】
  今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请你结合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2分)
  它从汩罗江的波涛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每一条河川都回荡着振聋发聩的呐喊,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
  “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所指的历史事件是:______                               __。下面是一位同学根据上述文字撰写的一副对联,在横线上可以补写的词语是:___   ___。
  插艾叶清香缕缕飘九州
  赛龙舟________传四海
  【活动2:走近中秋】
  (1)今年9月22日(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秋节,学校要举行一场中秋晚会,假如你担当这次晚会的主持人,请你为这场晚会设计一段开场白。(2分)


  (2)有些人长期在外地,在中秋团圆之夜就会格外地怀念家乡。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骚客用感伤的目光触摸他乡独特而陌生的景物,以饱蘸浓情的笔触抒写对故乡的惆怅。请你仿照示例,结合你学习的诗文,再续写二例,要求句式与示例基本一致,引号内的诗文不限于一句。(2分)
  示例:王维,正因为有了“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感慨,才有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向往;
  李白,正因为看到了“床头明月光”,才产生了“低头思故乡”的惆怅;

  【活动3:弘扬传统】
  (1)请你探究下面文字所述现象产生的原因。(2分)
  现在,在青少年当中,很多人不了解端午,中秋不想回家团圆,对清明的祭奠活动也不以为意,却热衷于过圣诞节等西方节日。

  (2)某网站针对上题文字中所说的现象,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主题向网友征集公益广告。请你也设计一条(含有一种修辞手法)。(2分)

  二、综合阅读(40分)
  (一)、诗歌赏析(6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多于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5、对《杜少府之任蜀川》一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望”字将送别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州”联系起来了。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表现了依依不舍的伤感之情。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富于哲理,隐含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意思。
  D.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表现了诗人宽阔的胸襟、真挚的情意和对友人的深情慰勉。
  6、“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一句中,诗句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无为”的意思是       。(2分)
  7、简述你对“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两句诗其中蕴含哲理的理解。(2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