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人教版)语文第六册期中测试题
(总分150分,含卷面分5分,测试时间为120分钟)
江苏 周俊根
一、积累和运用(33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汉字写拼音。(2分)
襁褓(    )qiǎng      深恶痛疾(    )
nì(    )名        坦荡如dǐ(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签赏 无与纶比 获益匪浅   B.戳穿 改斜归正 默守成规
  C.肆虐 莫明其妙 万籁俱寂   D.忌讳 不屑置辩 蔚然成阴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B.学校新的领导班子健全并建立了一整套班级管理制度。
  C.这次会议规定每一位发言者的发言时间最多不能超过30分钟。
  D.盐城沿海滩涂风光迷人,还有那丰富味美的海鲜也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4.请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和修辞手法,从“大树”、“鲜花”、“果实”中再选择两个作为“生命”的喻体展开叙写,与前一组句子构成意思相近的排比句。(2分)
  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点嫩绿;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填空 (16分,每题2分)
⑴《藤野先生》和《孔乙已》一文的作者均为__________,《藤野先生》选自其散文集《__________》,《孔乙已》选自其__________集《__________》。
⑵《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选自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__________》,其它三部名著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横眉冷对千夫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野芳发而幽香,          。
(5)无可奈何花落去,         。
(6)今观其文章,           ,           ,称其气之小大。(7)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         。
(8)古往今来,人们身处困境、进退两难时,便自然而然地吟咏起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名句:             ,              。
6. “牛郎织女”和“大禹治水”是流传在我国的两则著名的民间故事和神话之一,请你再写出流传在我国的民间故事和神话各一则。(2分)
民间故事:          ;神话:        
7. 读下列语句,写出你的理解。(3分)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一个人就好像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计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则分数的值就愈小。”
8. 下面是“中国电信(China TeleCom)”图标,仔细观察后,根据要求答题。(4分)
(1)根据你的理解,请用简明的语言说说中国电信图标的创意。
(2)结合这一图标,为中国电信写一广告语,不超过20个字。
二. 阅读理解。(52分)
(一)阅读下面《不食嗟来之食》,完成文后问题。(8分)
不食嗟来之食
齐①大饥,矜敖②为③食于路,以待饿者④而食⑤。有饿者,蒙袂辑履⑥,贸贸然来。矜敖左奉⑦食⑧,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⑨。终不食而死⑩。
   曾子闻之曰:“微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选自《礼记》)
  【注释】
①齐:指春秋时期的齐国。②矜敖:齐国的一位富商。③为:摆放。④饿者:饥饿的人。⑤食:吃。⑥蒙袂辑履:以袖遮面,拖着鞋子》⑦奉:捧。⑧食:食物,食品。⑨从而谢焉:(矜敖)赶上去道歉。谢:道歉。⑩终不食而死:(这个饥民)终于不吃而饿死了。终:最终。
9.“嗟来之食”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成为人们熟知的成语;模仿《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成语“拔苗助长”的释义,试解释它的意义。(提示:答题不超出100字。故事情节须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不能全文翻译。)(4分)
【拔苗助长】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起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苗长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见于《孟子.公孙丑》)。后来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嗟来之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