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人教版)语文第六册期中测试题
(总分150分,含卷面分5分,测试时间为120分钟)
江苏 周俊根
一、积累和运用(30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那时乡间豪shēn(  )地主的欺压,yá(  )门差役的横mán(  ),逼得母亲和父亲决心节衣缩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chēng(  )门户”。
2.许多广告词借用了成语、熟语,取谐音换新义,朗朗上口,但却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许多陷阱,请识别下面广告词中的陷阱,并将其还原,写在后面的括号内。(4分)
例:空调机——完美无夏(瑕)
   淋浴器——随心所浴 (  )   咳嗽药——咳不容缓 (  )
   洗衣机——爱不湿手 (  )   蚊 香——默默无蚊 (  )
 3.删去多余的话,并在横线上加一个句子,使之话题统一,语言连贯。(4分)
  文学作品是一道桥梁。文学作品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这边的桥头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头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感情相契合。
  ⑴应删去的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应添的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默写古诗文。(6分)
(1)感时花溅泪,            。 
(2)         ,忽复乘舟梦日边。
(3)落红不是无情物,          。 
(4)         ,长河落日圆。 
(5)蝉则千转不穷,           。 
(6)         ,燕然未勒归无计!
5. 读下面语句,任选其中三句,根据你的理解把想到的诗句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李白的云帆点缀了沧浪之水;辛弃疾的醉眼迷离了刀光剑影;范仲淹的泪光朦胧了苍颜白发;陆游的梦乡回荡着铁骑铮铮;苏轼的华发张扬了少年意气。(3分)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女娲炼五色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离合悲欢。
以上情节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__》。(3分)
7.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4分)
世间的事情往往是一分为二的。失败虽然是人人不愿得到的结果,但有时却能激发人们坚韧的毅力;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因此,我们看问题需要用辩证的观点。
8.2004年8月17日,年轻的罗雪娟夺取了女子100米蛙泳冠军。女蛙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激动地说:“我要感谢生我养我的父母,感谢我的教练,还要感谢那些关心我、爱护我和憎恨我的人。”请你说说你对罗雪娟的这句话的理解。(4分)
二. 阅读理解。(55分)
(一)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完成文后问题。(11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9.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望”字将送别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州”联系起来了。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表现了依依不舍的伤感之情。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富于哲理,隐含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意思。
  D. 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表现了诗人宽阔的胸襟、真挚的情意和对友人的深情慰勉。
  10.“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一句中,“无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诗句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4分)
11.简述你对“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两句诗其中蕴含哲理的理解。(4分)
(二)阅读下面《鱼我所欲也》,完成文后问题。(16分)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
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官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此文选自《初中语文第六册》)
  12.解释句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①故不为苟得也。 (      )  ②故患有所不辟也。(        ) 
③乡为身死而不受。(      )  ④是亦不可以已乎?(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