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130字。
新材料作文审题范例
2009全国卷Ⅰ作文题
兔子是历届小动物运动会的 短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一次兔子被狼追到河边,差点被抓住。动物管理局为了小动物的全面发展,将小兔子送进游泳培训班,同班的还有小狗,小龟和小松鼠等。小狗,小龟学会游泳,又多了一种本领,心里很高兴;小兔子和小松鼠花了好长时间都没学会,很苦恼。
培训班教练野鸭说:“我两条腿都能游,你们四条腿还不能游?成功的90%来自汗水。加油!呷呷!”
评论家青蛙打发感慨:“兔子擅长的是奔跑!为什么只是针对弱点训练而不发展特长呢?”
思想家仙鹤说:“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呀!兔子学不了游泳就学打洞,松鼠学不了游泳就学爬树嘛。”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09年普通高考全国卷I作文评分细则补充说明
(一)符合题意
1. 总体原则:
从文章原材料出发,选取一个中心角度或重要角度,没有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视为符合题意。
文章可以不引用原材料的文字,但是可以明显看出文章的内容是根据原材料提供的信息出发而写成的,也视为符合题意。
2. 中心角度或重要角度:
(1)从材料整体来分析:
如:就动物管理局办班目的的角度(反面):培养人才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应避开弱点,发展专长。
如:就整则寓言的角度:既要全才,更要专才;正确处理全能与发挥个人专长的关系。
(2)从局部来分析:
如:就评论家青蛙的议论分析:
发挥特长,不求全责备;术业有专攻;学会取舍;培养优势;扬长避短;等等。
如:就思想家仙鹤的议论分析:
转换思维,学会生存;发现长处,因势利导。
如:就教练野鸭的发言分析(反面):
不能以自己的优势来衡量别人的弱点;汗水还要加上自己的潜能(天赋);坚持未必成功;天道未必都酬勤。
如:就小狗、小龟感受的角度分析:
敢于挑战自我,挖掘潜能;多一种技能,多一种生存空间。
(二)基本符合题意
文章涉及到原材料的范围,但与“中心角度”或“重要角度”不甚符合,视为基本符合题意。
如“提倡全面发展”,
如从野鸭教练的话“我两条腿都能游,你们四条腿还不能游?成功的90%来自汗水。加油!呷呷”出发,得出“成功来自勤奋”“坚持就是胜利”“梅花香自苦寒来”就属于基本符合题意,一般打36-42分。表达较好的最多打42-45分。
(三)偏离题意:
文章完全不涉及到原材料的范围,也看不出有原材料的任何信息,视为偏离题意。
(二)、新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
1整体把握
这是高考作文题目中“全面理解材料”的要求。要求考生要考虑到材料中提到的各个方面,不能有疏漏,不能断章取义,特别是有多则材料的情况下,要辨析材料的异同,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全面理解材料蕴含的意义,准确把握命题意图。考生如果能整体把握材料,吃透材料的本质,扣住了材料的中心,拟出来的立意肯定是准确的,也往往属于深刻一类。
方法一:抓关键词句法。
从抓关键句或关键词入手
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对话句、结语句),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如: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中国孩子在日本上学,这个孩子的日语不好,但上课发言还非常积极。孩子的父母问他怎么就不怕出错,孩子回答说:“不怕,老师说教室就是出错的地方。”
根据这则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这则材料的关键句是“教室就是出错的地方”,抓住这个句子,可以理解老师对孩子积极发言的鼓励,可提炼论点为“鼓励出错是为了更多地认知正确”或“善待出错是为了更好地矫正谬误”。
06年高考作文题乌鸦模仿老鹰抓羊,牧羊人说的“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的“它也很可爱啊!”这两句话就是关键句,抓住这两句话再结合材料,不难得出“反对不顾自己实际情况,盲目学习别人长处”和“见先进就勇敢去学习很可爱。”等立意。
再看安徽2009年高考作文题
“弯道超越”,本是赛车运动中的一个常见术语,意思是利用弯道超越对方。弯道是每个车手都必须面对的。相对于直道而言,弯道上困难多。过弯道时,原来领先的车手可能因弯道而落后,落后的车手可能因弯道而领先。现在这一用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