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7340字。  2010年下期宁远一中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卷   2010.11.10
  ( 时量:120分钟  总分:120分  命题:成志军 审题:雷国琼)
  说明:所有答案必须填写在答卷对应位置,否则无效
  第Ⅰ卷(42分)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共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瞋目(chēn)    戍守(xù)     长歌当哭(dàng)    街头巷尾(hàng)
  B、青荇(xìng)    解剖(pǒu)    激昂高亢(kàng)    短小精悍(gàn)
  C、谒见(yè)      颓圮(pǐ)     切齿拊心(fǔ)       扼腕长叹(wàn)
  D、绯红(fěi)      河畔(pàn)    开门揖盗(jī)       叱咤风云(zhà)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寂寥       回溯        胆战心惊       戮力同心
  B、噩梦       忸怩        绿草如茵       嘻笑怒骂 
  C、弥漫       洗涤        绿树成阴       陨身不恤
  D、租赁       笙箫        谍谍不休       迥乎不同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针对少数“达赖集团”追随者的无耻谰言,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近日在例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正告藏独分子必将自取其辱以失败告终。
  B、带着喜悦、兴奋又好奇的心情,父亲和我莅临一中校园,刚放下行李我们就迫不及待绕校园走了一圈,禁不住感叹:真大,好美。
  C、国庆假期,我们家相聚一堂谈天说地,爷爷时而吹胡子瞪眼睛,时而撅鼻子翘嘴角,真是天伦叙乐,其乐融融。
  D、老班博闻强识,可有时讲到酣畅处,忽然记不起下文,便会用手摸摸耳朵,此时我们就屏息以待,他记起的时候,我们也跟着欢喜。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校园文化建设一般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建设,而制度文化建设又体现在不断健全和建立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上。
  B、尽管考试已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但在复习中,同学们仍应重视基础知识,在对知识网络的梳理中把握知识点,切忌不可忽视基础。
  C、面对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老师要引导学生去细细品读,让学生设身处地领略文章所描绘的生动形象、丰富情感,从而陶冶性情。
  D、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这既包括精神的充实、情感的丰富与人格的提升,也包括读写听说能力的提高。
  5、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项是(   )
  (1)适逢深秋时节,           江碧舸流,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
  ① 独立峰顶,俯瞰山红林染            ② 独立峰顶俯瞰,山红林染
  ③ 叶,相触在云里;根,紧握在地下    ④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A、① ③     B、 ② ④    C、① ④  D、 ② ③
  6.下列文学常识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后学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内容包括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弟子之间的相互讨论以及弟子对老师的回忆等内容,是一部语录体散文集。
  B、《沁园春•长沙》“沁园春”是词牌,它规定词的句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题目,它揭示词的主要内容。
  C、《鸿门宴》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包括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种体例共130篇,鲁迅称之“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英国著名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是一部“半自传体”小说。它以大卫的成长史为主线,自始至终采用第三人称叙事,叙述了大卫刻苦上进,终于成为一位有成就的作家的历程。
  7、对下面这首诗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菊  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A、 第一句写丛丛秋菊围着房舍,仿佛是陶渊明的家。
  B、第二句表现了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的情景。
  C、三、四句由描写转入议论,突出渲染了菊花的高洁气质。
  D、全诗用语平易,没有刻意求工,却含意隽永,极富艺术感染力。
  二、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实用类)(共12分,每小题3分)
  李 格 非 先 生 二 三 事
  ① 我的老师,武汉大学教授李格非先生年届八十,德高硕学,知识界多尊称他“我们的格老”。他担任《汉语大字典》常务副主编,主持编纂工作十又五年,确实__________。用他自己的话,是十载铅椠虫鱼,一片寒毡,埋头修纂”“不为利锁名牵,不省疾,疢淹缠。编摩惛惛,呕出心肝一片丹”(《增字锦堂月曲•编纂抒怀》)。我曾亲眼见格老推敲例句十分辛苦,忍不住劝他:“您成竹在胸,资料卡片又这么丰富,可以手到拈来。例句只要证明释义就行,何必尽善尽美?”格老正色道:“同样解释一个‘把’字,林语堂的例子是‘把人杀死,把钱抢走’,我的例子是‘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善恶分明自不待言,但佳者得之不易。”又说:____   ___著书立说岂可轻忽!”
  ② 格老业余喜欢撰对联,认为可以寄托性情,不必以雕虫小技视之。一日,他想起唐朝娄师德逆来顺受、忍辱负重的故事:人家把口水吐在脸上,擦也不擦,让它自己干去;能够喝下去五斗老醋,肚量亦自不凡。格老就用“唾面自干鼻吸五斗醋”为出句,反复推敲对句。一位才子对以“掉头不顾耳听万松声”,可说气度恢弘,对仗工稳熨帖,但格老以为潇洒有余,谦诚不足。他宁愿声律小疵,对以“虚怀好学心念一字经。”“一字经”用的是《诗经》“淑人君子,其仪一兮,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