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550字。

  《清兵卫与葫芦》教案及教学反思
  浙江省瓯海中学 阳崇娟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的情节结构,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2.结合文章理解情节运行的基本模式及摇摆的相关知识;
  3.初步了解情节运行的动力“危机爆发”;
  4.理解文章中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文章的情节结构,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2.结合文章理解“摇摆”的这种模式及其作用;
  3.理解文章中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幻灯)0.1元=50元=100元
  公式是否成立?文学上的成立,源于《清兵卫与葫芦》;请数学课代表论证这个公式是如何成立的。(这一环节即相当于让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初步了解文章情节,这也是对学生预习效果及概括能力的一个考查)
  (板书:清兵卫  葫芦)
  二、情节之细节分析:
  课文一开始就告诉了我们,“这是一个叫清兵卫的孩子跟葫芦的故事”,那么我想问大家,这个叫清兵卫的孩子对葫芦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
  (板书)热爱
  (幻灯)清兵卫对葫芦的热爱是如何体现的?(这个环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找出细节描写,并初步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
  (1)第2段对清兵卫制作葫芦进行描写,表明他做事很认真的特点
  (2)第3段写清兵卫错把一个老头儿的秃脑袋当成了葫芦这件事,表现清兵卫对葫芦的痴迷。
  (3)第4段写清兵卫“对葫芦热衷得这么厉害……每次上街的时候……总是呆呆地站在门前望。”这表现清兵卫喜爱葫芦。
  (4)第5段写“清兵卫是一个才十二岁的小学生……每天学校里放学回来,他也不跟别的孩子一起玩,常常一个人到街上去看葫芦。”
  (5)第5段“一到晚上,就坐在起居室里收拾葫芦……第二天早晨起来,立刻又打开罐子看……他永远不倦地看着,看过之后……然后上学校去。”通过描写表现清兵卫喜欢葫芦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