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3940字。

  新课标八年级下笔记资料
  语文
  第一单元
  第一课 藤野先生
  本文分层依据:第一部分:在东京
  第二部分:在仙台
  第三部分:离开仙台后
  添改讲义——认真负责    治学严谨
  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  热情诚恳,教学认真
  关心实习——正直热诚    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
  了解裹脚——求实精神    能以公正心来对待弱国学生,而且给以极大的惯性和帮助
  本文记叙线索:“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明线)
  “我”的爱国感情的变化(暗线)
  清国留学生:不学无术,附庸风雅,思想腐朽
  “实在标致极了”:反语,表达了强烈的愤懑、讽刺之情。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厌恶讥讽和轻视。
  何尝不:反诘语气,加强肯定
  酒醉:表达了对愚昧麻木的人的痛恨
  竟:饱含了对先生的歉意和自责
  鲁迅对中国人的态度:哀其不辛,怒其不争
  日暮里:勾起了鲁迅家国之愁思
  水户:这是富有民族气节和爱国热情的抗清志士朱舜水的客死之地。
  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鲁迅作为弱国子民的辛酸,也是他强烈民族自尊心的体现。
  所以……当然……:用来强调,作者有意以反语的方式揭示“爱国青年”的荒谬逻辑,表达了对这种谬论的愤恨和抨击。
  刺耳:“万岁”欢呼,极大地刺伤了鲁迅的民族自尊心
  ……虽然……:倒装转折复句,强调了藤野先生留给我的深刻印象——伟大。
  注释:1选自《朝花夕拾》    2烂熳(man):即烂漫    3富士山:日本第一高峰,日本人奉为“圣山”    4油光可鉴: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鉴,照    5兼以:加以    6斗乱:飞腾杂乱。斗通“抖”    7芦荟(hui)    8掌故: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传说或故事。    9模糊:指马虎、不讲究    10落第:考试不及格    11《新约》:基督教圣经《新约全书》的简称,记载耶稣和他的门徒的言行    12托尔斯泰:指列夫 尼古拉耶维奇 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著名作家。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13不逊(xun):无礼。逊,谦逊    14匿(ni)名:不署名或不署真实姓名。匿,隐藏    14犹言:如同说    15诘(jie)责:质问并责备    16托辞:借口    (鲁迅弃医从文的一段话选自《呐喊》自序)    18凄然:形容悲伤难过的样子    19适值:正好遇到     美其名曰:给他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
  第二课 我的母亲   胡适
  文章回忆了作者童年、青少年时期,母亲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感激之情,赞美了母亲优秀的品格。
  本文分层:
  一、(1-4) 我的性格特点和童年生活
  二、(5-12)母亲对我的管教
  三、(13)  母亲对我的影响
  第二部分:
  ○1对我学习上的督促
  ○2严厉的管教的方法
  ○3犯错的严厉惩罚
  ○4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5除夕打发债主
  ○6与嫂子们的相处,及如何处理她们的矛盾
  ○7母亲受到人格侮辱的反应
  前三段内容并非闲笔,既为下文写母亲做了铺垫,又于文末相呼应。
  母亲为人:仁慈温和,严父慈母,克己谦让,宽容善待,很有刚气
  教子:严格
  “与嫂子们的相处”:写了母亲的以身示范对“我”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不仅写了言传,更写了身教。
  如果……如果……如果……:用假设表现自己已经具备的美德,表现了他不溢美,不自夸的品质,也符合自传的语言特点。
  不能不:双重否定来肯定“打了一点底子”,既表明态度,又不是很绝对。
  注释:1选自《胡适自传》。胡适(1891-1962),字适之,原名胡洪骍,安徽绩溪人,学者。著有《尝试集》《胡适文存》    2文绉绉(zhou):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3翳(yi)  凡:总共
  主谓句是由主谓短语构成。
  动词主谓句由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做谓语
  形容词谓语句由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做谓语
  名词谓语句由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做谓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