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430字。
现代文阅读理解小说教(学)案
设计:李召峰 审核:张均华 使用:元月6日
一.教学目标
①熟悉小说的文体特征及高考设题类型;
②通过训练归纳答题技巧并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小说的能力。
二.考点分析、
小说作为阅读命题材料,在07、08高考中已占有一定的比例,纵观09年高考试卷,考查小说的有安徽卷.四川卷.福建卷.浙江卷.宁夏卷.辽宁卷共6套。而山东高考对文学作品的考查多年来一直以散文为阅读文本,因此,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新高考中,小说阅读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小说阅读的取材多以微型小说为主,考查侧重点主要在于概括故事情节、鉴赏人物形象、把握小说的表达技巧和语言风格等,考生应对其相关内容和作用了如指掌。
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鼓励考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三.知识整合
小说通过故事情节、环境描写、人物形象塑造来表现主题思想、反映社会生活。故事情节、环境描写、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三要素。
1. 把握故事情节。
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命题者在为小说命题时,大致包括以下三种题型:
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③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理清小说的结构;②寻找线索;③抓住场面。
分析小说故事情节时要注意两点:①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发展的体现,分析小说的情节时必须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②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所以,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体会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
2.揣摩人物形象。
命题者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具体说来,大致包括三种题型:①指认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②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③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面对这些题型,我们该如何解答呢?①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人物的性格特点往往从肖像、神态,典型的动作、行为,个性化的语言,细致入微的心理活动中折射出来。②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③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④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3.注意环境描写。
小说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描写对揭示小说的中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在高考试题中,可能出现的题型有三种:①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②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③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象续写一段环境描写。
这种题型可从五方面进行思考。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②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环境是小说存在的背景,为小说提供空间和时间范围,也是小说中人物活动的场所。环境则是人物和情节发展的舞台。④渲染气氛。⑤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打基础。
4.主题内容方面
小说一般是通过人物形象或故事揭示人生哲理、社会问题、价值观念等的。主题的表现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①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
②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
③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
④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
5.写作技巧。
在写作技巧这一考点可能出现的题型主要有三种:①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细节描写、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巧合、出人意料的结尾、模式大致相同的结构等)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②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③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例如:语言精炼、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给读者提供哪些艺术审美情趣。
四.小说阅读训练题型
(1) .人物形象塑造的考查
误区:分析人物形象时,不从实际出发,过分拔高人物的思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