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28850字。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集(156页)
  一   沁园春 雪
  【学习目标】
  1、学习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对偶
  2、体会词作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描写的形象性,蕴含的深刻性。
  【学习重点】
  1、培养学生阅读才欣赏诗词的能力,体会词作展现的意境、作者表达的感情,从中接受美的熏陶。
  2、理解作者通过对北方雪景的描绘所迸发出的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当今英雄空前的伟大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
  【学习难点】
  1、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
  【知识链接】
  1.词的知识
  词兴起于唐,盛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比如《沁园春》、《虞美人》、《水调歌头》等。 今天学习的课文“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这首词的题目。
  宋词有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如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如柳永、李清照。
  2.创作背景与发表
  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本篇首次正式公开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1945年10月,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应柳亚子要求,亲笔书写了这首咏雪词赠他,11月4日,重庆《新民报》晚刊据传抄件刊出。其后,一些报纸相继转载,一时轰动山城。1951年1月8日,《文汇报》附刊曾将毛泽东同志赠柳的墨迹制版刊出。
  3.《沁园春 雪》的影响
  吴祖光称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是“睥睨六合、气雄万古、一空倚傍、自铸伟词”的第一流杰作中之杰作。
  蒋介石看到《沁园春 雪》后,大为震惊,为了达到他的罪恶目的,一时召集很多的反动文人,也来写诗填词,歌颂国民党,结果他们写的词比不管在意境方面,还是在文采方面都与毛泽东的差得远。
  人民大会堂里有一幅巨幅图画,看后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幅图画就是以《沁园春 雪》为体裁创作的,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一边是“山舞银蛇,原驰腊象”,白雪覆盖大地的辽阔景象,一边是旭日东升,红日照耀着大地的壮丽景象,更显祖国壮丽多姿。
  【自主学习】
  1、注音。
  分(  )外妖娆(   )   成吉思汗(   )
  数(   )风流人物     今朝(   )
  二   《雨说》
  【学习目标】
  1、学习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形象塑造、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3、通过作者对春雨形象的描绘和歌颂,领悟作者对儿童的关爱之情。
  4、通过学习诗作,培养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
  【学习重点】
  赏析诗歌意象意境,把握诗歌内涵,体会作者感情,提高审美情趣。
  【学习难点】
  学习和运用生动形象、凝练精美的诗歌语言。
  【知识链接】
  1、走近作者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童年随父辗转大江南北,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968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进修学习,获艺术硕士学位。此后一直保持沉默、很少发表作品。1973年左右再度出山,“宝刀未老”,勤耕不辍,代表作有《错误》《水手刀》等,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浪子诗人”。现旅居美国,为“现代诗社”成员,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
  2、相关资料
  《雨说》是他复出之后于1979年写成的,此时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的热忱关注祖国儿童的成长。诗歌以新颖而鲜活的意象,灵动而多情的语言,抒发了对儿童浓浓的关爱之情,表达了对祖国未来真诚的祝福。诗人从小在炮火中长大,他深切体味过战争的苦难和流浪的辛酸,所以他更珍视童心的天真烂漫,也更能懂得“关爱”对童年的意义。诗中“雨”成了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正寄寓了诗人真诚的希望。
  【自主学习】
  1、注音。
  田圃(   )   禁锢(   )   留滞(   )   喑(   )哑(  ) 
  襁(   )褓(   )
  2、“雨说”在诗中出现了几次。以此理出诗作结构。
  3、诗作是第几人称写作?是什么修辞手法?
  4、在第一节到第五节中出现过哪些景物?
  【合作探究】
  5、雨的家乡在哪里?它是怎么长大的?
  6、雨做了这一切,它的来意是什么?
  7.第三部分描写了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旗子见到春雨后“笑”的场面,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