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770字。

  《落日》教学案
  溧阳市中学  洪湖
  目标要求:
  1、培养学生自学解读文本的能力。
  2、认识新闻类作品(消息、通讯)的特点,初步掌握消息、通讯的写法。
  3、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社会责任,增强民族、国家的危机意识。
  教学课时:1教时
  【资料链接】
  ●消息:即狭义的新闻,是报纸最常用的文章样式。它是用简洁的语言,迅速及时地对新近发生的有意义的事实进行报道的一种新闻体裁。
  通讯:即通讯报道,它是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比较详细地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事件、工作、风貌的一种新闻体裁。
  特点:具有真实、新鲜、及时的特征。
  种类: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概貌通讯等。
  《落日》就体裁上说是什么?
  新闻通讯。新闻必须具备五个要素,即新闻的“五个W”。
  消息和通讯的相同点:一真二快三新
  1、真实性2、及时性3、新鲜性 
  不同点:从叙事上看:消息概括、通讯详细。
  从写作上看:写作技法。
  从表达方式上看:消息以叙述为主,通讯有叙述描写议论抒情。
  从语言上看:消息语言简洁,平实质朴,通讯比较讲究文采。
  ●作者介绍:
  朱启平(1915-1993),浙江嘉兴人,在著名的《大公报》社做记者。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朱启平被派往日本横须架港现场采访,9月2日,他亲眼目睹中、英、法代表在东京湾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接受日本政府投降的仪式。其现场报道《落日》在《大公报》发表后轰动一时,后被列为大学新联系典范教材。《落日》,1945年8月15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投降签字仪式定于1945年9月2日上午九时在美国海军“密苏里”号战舰上举行。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本专题是历史的回声,我们要听古代历史的回声《阿房宫赋》更要听近现代历史的回声,就让我们梦回二战吧?
  二、背景介绍
  关于作者和写作背景
  1945年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向全国广播了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的诏书。9月2日上午9时,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举行向同盟国投降的签降仪式。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陆军参谋长梅津美治郎代表帝国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
  日本投降之时,《大公报》著名记者朱启平是当年采访这一历史性时刻的三名中国记者之一。朱启平,原名朱祥麟。“七七事变”后,他辍学南下,于1940年秋加入重庆《大公报》。由于在二战中国际大局报道和对日作战报道方面的成就,他被誉为“《大公报》继范长江之后的又一个杰出记者”。在高手云集的各国记者中,朱启平就此撰写的长篇通讯《落日》被誉为是“状元之作”。许多记述抗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书籍都收录了这篇文章,后来还被收入了大学新闻专业的教材。《落日》的字里行间流露出浓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打动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也因此成为永垂史册的经典。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