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题,约10400字。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中学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10月月考
高二年级语文试题
试卷类型:A
注意事项:本试卷分为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卷面总分为120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务必将1—7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其余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和答题纸。
第Ⅰ卷 阅读题(62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80后”文学叙事的影像化和非历史化
就叙事的整体而言,“80后”文学基本摒弃了上个世纪80年代小说以伟大想象、宏伟场景见长的叙事方式,而延续了自90年代开始我国小说出现的以日常叙事为主的方式,其中又渗透着叙事的非历史化和影像化,而且这种叙事方式在“80后”文学这里有发扬之势,它无疑是在精英理想受阻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过程中产生的,它拥有社会、经济、文化的多重支持,依恃着具体而特殊的物质环境与精神背景。
“80后”文学作者从小浸染在由动画和艺术电影构成的世界里,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某个似曾相识的动画形象,或者直接诉说电影对他们生活和文学创作的影响。
在张悦然的长篇小说《樱桃之远》的序言《她的姿态,她的方式》中,莫言这样说道:“在故事的框架上,我们可以看到西方艺术电影、港台言情小说、世界经典童话等的影响。在小说形象和场景上,我们可以看到西方动漫的清峻脱俗,简约纯粹。”
影视文化以其可感的形象性解放了人们被传统的语言传播所限制的视觉经验,最大限度地开发着文学语言在飘渺无形的、没有边际的、无法物化的想象的潜能。2006年郭敬明根据电影改编的同名小说《无极》多次写到神奇的咒术:“那一声尖锐的弦音突然地出现在黑夜的天空上弥漫开来,整条街上的人全部惊呆了,抬起头看着突然出现在沉月轩上空的这个巨大的红色透明的形空间,不懂咒术的人以为遇了邪,而稍微懂点咒术的人,全部都吓傻了。”这样的描写,其形象性、视觉冲击力极易让读者产生看电影的感觉,然而强烈的画面感阻止了审美意蕴的复合性和心理刻画的纵深感。
现代性确立的历史观成为文学艺术表达的基础后,人类生活的历史化,也就使文化艺术的表现具有精神深度,而这个深度主要是由“苦难”构成其情感本质。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中国政治体制的改变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学与现实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宏大的历史叙事及其历史主体的自我意识趋于衰退,导致文学那种深重的苦难意识和救赎意识趋于退化,崇高而令人敬畏的悲剧让位于平凡的随遇而安的喜剧,文学写作更多的是在制造快慰。“80后”文学追求感性化和个人化的表意策略,沉浸于个人体验,热衷于表现当代现实的分离和破碎的情境。
把个性的偏执加以夸大,推到极致,是张悦然小说表现苦难的奥秘所在。张悦然的小说中看上去完整写实的故事,与现实生活的日常经验具有可识别的一致性,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她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心理、故事情节构成,都显得夸张怪异,有强烈的荒诞感。张悦然在她的小说中给主人公赋予偏执甚至变态的性格,而造成主人公悲剧的原因都是源于个人性格和个人生活的选择。
——节自《现代语文》2006年28期
1.从原文看,下列对“‘80后’文学叙事的影像化和非历史化”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
A.“80后”文学渗透着影像化的叙事方式,是由于它拥有社会、经济、文化的多重支持,依恃着具体而特殊的物质环境与精神背景。
B.“80后”文学的非历史化叙事表现在苦难的弱化与制造快慰的表达。
C.影视文化影响了“80后”的文学作者,在他们的作品中,语言有着极大的形象性,丰富着人们审美意蕴的复合性和心理刻画的纵深感。
D.“80后”文学追求感性化和个性化的表意策略,缺乏文学那种深重的苦难意识和救赎意识。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张悦然在她的《樱桃之远》的序言中,曾引用莫言的话,来说明她的小说浪漫而神秘,婉约而典雅。
B.张悦然笔下的主人公个性往往比较偏执,甚至变态,而造成主人公悲剧的原因都是源于个人性格和个人生活的选择。
C.“80后”文学作者从小浸染在由动画和艺术电影构成的世界里,因而他们的作品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动漫和电影的影响。
D.影视文化以其可感的形象性解放了人们被传统的语言传播所限制的视觉经验,最大限度地开发着文学语言在飘渺无形的、没有边际的、无法物化的想象的潜能。
3.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郭敬明根据电影改编的同名小说《无极》是第一个影像化写作的直接实践品。比起电影来,小说的故事情节更连续完整,人物刻画更丰满、立体,但影像化无疑还是它的主要叙事方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