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45分54秒。北京市海淀区2009年新课改系列课实况录像,海淀区2009年百节优质课之一,由海淀区高级教师张松多主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顺着学生的问题组织设计教学,彰显教学智慧,符合新课改理念。

001_baofeng_003.avi
《人间词话》教案.doc
评课.wmv
人间词话上课.PPT
设计说明.doc
  学习目标
  1、 初步了解王国维及其作品。
  2、学习、领悟王国维的“境界”说。
  3、学以致用:尝试用“境界”说赏析古诗词。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记住王国维的基本情况和他的三部主要作品。知道王国维对中国文学、史学、美学的主要贡献。
  识记重点字词。
  学习“境界”说,掌握境界的概念和内涵。
  过程与方法:
  课前完成学案的预习部分,扫清阅读障碍。
  朗诵全文,享受文言文章的典雅。
  小组讨论,完成对重点难点的深入突破。
  课堂上要勇于质疑,果断反驳你认为不正确的说法和论断。
  回想自己曾经学过的任意一首古诗歌,找寻他的境界在哪里,具体指出到底是有我之境还是无我之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课堂上朗读全文,用抑扬的语调刺破感情的平庸,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独特享受。
  感受伟人的信仰,感受信仰对伟人一生的支撑力度,体悟自己对信仰的理解。
  学会用新的理论去判断事物。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过必修的五本教材和中国古代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后,已经有了相当数量的文学作品积累,其认知和审美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学理论的探讨,对学生而言不应该是难事。
  高三学生本身的认知水平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再加上四班又是实验班,自学和理解能力都强于普通班,因此,大多数内容都可以通过自学完成,老师的主要任务就是突破重难点,帮助学生完成对学过诗歌的理论化赏析。
  学习重点
  了解王国维“境界”说的内涵,尝试用王国维的学说概念赏析诗词。
  学习难点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及二者的关系
  教学策略及设计
  采取自主学习的策略,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预习完课文后,要按照学案的要求,自主完成积累整合的内容。
  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策略,通过两人一组讨论、他组评价的方式完成对文章重难点的突破,若遇突发性问题,也可用这种方式予以解决,如果效果不理想,在适当采取教授方式。
  学习时间:2009-12-9   8:30—9:45(一课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