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090字。
《考试大纲》表述为:“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分析《考试大纲》可以看出:
本考查点能力层级为A级,在高考语文要求的五种能力层级中,属于最基本的层级;“现代汉字”指现代汉语常见常用字,那些在古代汉语中使用,而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使用的汉字不在考查范围之内。
所考查汉字应该主要出自1988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教育委员会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常用字(2500个)和次常用字(1000)个。
从近年高考来看,对这部分内容的考查,呈现如下规律:
1.题型比较固定。
题型为选择题,又有两种形式:一是辨析词语中的错别字,如2009年的北京卷、天津卷;二是辨析句中的错别字,如2009年的浙江卷、湖南卷、安徽卷。为了增强考查的客观性、公平性,题干一般采用“没有错别字的一组”,如2009年四川卷。
2.考查范围明确
考查范围,以3500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为主,考查常见字、常用字、常混字,一般不会超出此范围。如果超出此范围,一般也是课本上出现的字形。
3.考查重点突出
一般不考错字,只考音同(近)致误、形近致误的常见别字,具体说主要考查词语(包括熟语)中音同形异字、音同义近字、形似音异字、形似音同字。如2008年湖南卷的“集掖成裘”、山东卷的“问侯”,2009年天津卷的“振幅”、湖北卷的“估名钓誉”。
近三年高考卷对字形的考查,主要有以下题型:
【例1】 (2009•高考四川卷)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倍增 录像机 拾人牙慧 纷至踏来
B.备至 照相机 招聘启示 自作自受
C.赡养 钓鱼竿 意气用事 沧海一粟
D.观瞻 电线杆 黔驴计穷 姹紫嫣红
[解析] A.踏——沓;B.示——事;D.计——技。
[答案]
C
【例2】 (2009•高考湖南卷)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
A.黄帝陵前的这两棵古柏,至今依旧蓊郁苍翠,令观瞻者心中生出无限遐思。
B.我们与亲人相伴的每一刻,最不应该吝惜的是那份能慰藉彼此心灵的关爱。
C.狗尾巴草活像狗尾,茎纤细坚挺,叶修长,它们散漫地生长在夏秋两季。
D.只要孩子们如往常般走进学校读书嘻戏,希望就会萌生在灾区人们的心中。
[解析] 词典中只有“嬉戏”一词,意思是“游戏;玩耍”;而“嘻戏”不规范,出这道题意在引导规范用词。
[答案] D
汉字作为表意文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从汉字的造字法看,其字音、字形与字义大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汉字的使用情况看,字音、字形与字义也是一一对应的,只要我们抓住它们之间的联系,建立汉字形音义的完整系统,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在学习中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辨析字形有下列四种方法:以音辨形,以形辨形,以义辨形,结构辨析。
以音辨形就是根据字的发音辨别字形,具体操作过程是:如“随声附合”,从字音的角度考虑,我们经常说“fùhè”,而“合”是没有“hè”的读音的,显然应该是“和”。
再如将“陈词滥调”的“滥”(音làn)错写为“乱”(音luàn);将“切肤之痛”的“肤”(音fū)错写为“腹”(音fù);将“轻手蹑足”的“蹑”(音niè)错写为“摄”(音shè);将“相形见绌”的“绌”(音chù)错写为“拙”(音zhuō)等,都可用音辨法较为迅速地将其分辨。
【例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稽查 稀薄 游目骋怀 相形见拙
B.谢幕 涵养 戳力杀敌 适得其反
C.溪涧 苜蓿 吹毛求庇 缄默不语
D.札记 套餐 嗜酒如命 披荆斩棘
[解析] A.“拙”应为“绌”。“拙”读作zhuō,是“笨,不灵巧”的意思,如“笨拙”、“拙劣”;“绌”读作chù,是“不足”的意思,如“左支右绌”。B.“戳”应为“戮”。“戳”读音chuō,如“邮戳”、“戳破”、“戳穿”;“戮”读作lù,字义为“杀”或“并”,如“屠戮”、“戮力同心”。C.“庇”应为“疵”。“庇”读作bì,如“庇护”、“庇佑”;“疵”读作cī,指毛病、缺点,如“瑕疵”、“疵点”。
[答案] D
根据“以音辨形”的方法,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1)娇健( ) 墨守陈规( )
气慨( ) 不既不离( )
响午( ) 心劳日绌( )
(2)编篡( ) 磐竹难书( )
针贬( ) 怙恶不俊( )
挤身( ) 犄角之势( )
(3)咀咒( ) 饮鸠止渴( )
宣染( ) 条分缕折( )
诏雪( ) 无耻烂言( )
(4)膺品( ) 百废待新( )
掇学( ) 天崩地拆( )
誉写( ) 高屋建领( )
答案:(1)矫 成 概 即 晌 拙
(2)纂 罄 砭 悛 跻 掎
(3)诅 鸩 渲 析 昭 谰
(4)赝 兴 辍 坼 誊 瓴
通过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推导这个字的含义,如“稗官野史”,“稗”“野”都与禾苗或者田野有关系,二者意思相通,如果写成“裨官野史”显然是错的,“裨”“野”的意思没有相通之处。再如“眼花缭乱”,“缭”是指丝织品的缠绕,故应为“丝”旁,形旁不同决定了其义的不同,不可错写成“潦”。又如“插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