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0题,约4440字。  荆门市石化中学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 级 语 文 试 卷
  (命题人:周  苇)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0分)(本大题共9小题)
  1、写字,可以表现一个人的性格、修养。尽管电脑的普及为人们处理文字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能够写一手规范、漂亮的好字,依然会让人对你刮目相看。来!我们也来写一写。现在写不好没关系,只要努力,相信你一定能够把字写的很漂亮!(2分)
  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
  2、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嬉(xī)戏     济(jǐ)南     一瞬(shùn)间   头晕目眩(xuàn )
  B啜(chuò)泣   黄晕( hùn )   酝酿 (yùn)     蹂躏( lìn )
  C唱和( huò )  消遣(qiǎn)   嶙峋( xún )     鹤唳云端(qì)
  D洗濯( chuó )  肥硕 (shuò )  点缀(zhuì)    忍俊不禁 ( jìng) 
  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梦寐  津津乐道  澄清  呼朋引伴  B诱惑  多姿多彩  训诫  问心无愧
  C耸立  猝然长世  骚扰  阴晴园缺  D笼罩  碌碌终生  凝望  仙露琼浆
  4、下面成语的解释中,不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繁弦急管:各种各样欢快的音乐声。
  B、具体而微:因为整个形体非常细致,所以显得很微小。
  C、得失之患: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
  D、获益匪浅:得到的益处很多。
  5、下列修辞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拟人)
  B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排比、拟人)
  C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比喻)
  D 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第一次去露营,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坐火车…… (排比)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要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既具有丰富的知识又有高尚的品质。
  B从他上学的那天起,语文对他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到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D我用傻瓜相机将妈妈的一张张笑脸和一句句言语拍入镜头,制成像册。
  7、仿写句子。(2分)
  例句: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仿写:如果我是               ,我将                               。
  8、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请你向同学推荐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3分)
  推荐的书:                   
  推荐理由:                                                                 
  9、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班里准备在这天下午3点,在本班教室开展关于读书的主题班会活动。假如你参与了这次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4月22日下午,你去邀请语文王老师参加这次班会活动。请你将对王老师说的话写出来。(3分)
  二、文言文阅读(20分)(本大题共6小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10-15题。
  《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0、《论语》是           经典著作之一,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孔子,名        ,字        ,       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家、           家,儒家学派创始人。(3分)
  11、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3分)
  (1)不亦说乎                  (             )
  (2)诲女知之乎                (             )
  (3)是知也                    (             )
  12、解释下列句中“之”字的意思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2分)
  A、学而时习之                 B、诲女知之乎
  C、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D、驱之别院
  13、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学而时习之(按时)            人不知而不愠(怨恨)
  B、学而不思则罔(迷惑)          思而不学则殆(危险)
  C、不亦说乎(也,也是)          死而后已(已经)
  D、其恕乎(大概,也许)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