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5670字。

  考纲综述
  《考试大纲》表述为:“能识记文学常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A级。具体内容包括:
  ①识记中外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国别和代表作;
  ②识记文学体裁常识;
  ③能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情总览
  近年高考卷对文学常识的考查呈现以下特点:
  1.考查范围扩大。
  近几年,文学常识越来越多地进入高考试题中。如考查中国重要作家的朝代、籍贯、代表作、文学主张等,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代表作、创作风格等。因此,如果仅仅局限于熟知课文的注释,势必会漏掉重要的知识点,文学常识复习范围应该是课本中知识以及文学史大纲的适当延伸。如2008年浙江卷就对《红楼梦》有关情节进行了考查。另外,考查省市也明显增多。2.考查难度增大。
  原来侧重于对单个作家、作品的“点”上的考查,难度相对较小;近两年更侧重于“线”性考查,强调串联性、迁移性和综合性,难度明显加大。
  3.考查题型趋同。
  对“文学常识”考点的考查更趋向于采用“混合填空”题型,且常与名句名篇的考查相结合。新课标考区卷则更倾向于采用简答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近年高考卷对名句名篇的考查呈现出以下特点:
  1.课内重背诵。
  近几年来对这一知识点的考查大都是课本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因此只有把课本上要求背诵的篇章掌握好、背诵好,才能很好地应对高考名句名篇的考查题。教育部颁发的《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古诗文背诵篇目,其中古文10篇,诗词曲30首,这是复习名句名篇时的重要依据。在复习《教学大纲》中要求背诵的“名句名篇”时,还要兼顾大纲中非“背诵篇目”中“名句”的背诵。如《鸿门宴》并不是大纲中要求背诵的篇目,但文中“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以及“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和“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这两个成语所在的原句也要能背诵。2.课外重经典。
  除了课本中要求背诵的名句名篇外,高考卷也兼顾课外的经典篇章。但课外名句名篇的取材范围过于宽泛,因此高考卷把着眼点放在那些千古传诵的、最经典的句子上,尤其是那些表现积极进取意义的句子,如前几年全国卷对《论语》中有关名句的考查。《考试大纲》表述为:“能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A级。
  识记文学常识包括以下内容:识记中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识记外国重要作家及其国别和代表作;识记文学体裁常识。
  在这里有两个关键词:“重要”与“常识”。“重要”一般指在文学史中占的地位高,作品著名;“常识”则是指常用常见的知识。
  1.考查范围明确,考查重点突出。
  近几年文学常识考题均在考纲规定范围内,比如2008年涉及及史铁生、巴尔扎克、王实甫等,2009年涉及雨果、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等。“文学体裁”也是常规内容的考查,以2008年为例,涉及元杂剧、明清传奇、中外小说等内容。因此,在复习中要抓住重点,有的放矢。
  2.结合名句名篇考查成为主流形式。
  2009年高考涉及文学常识考查的省份大都采用了这种形式,只有上海卷把文学常识与诗词鉴赏结合在一起考查。需要注意的是,名句名篇的默写,大都标注语句或语段的出处,对文学常识积累的要求实际上隐含于试题中。3.淡化死记硬背,突出语言应用的特性。
  近年来,文学常识的考查,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变化,过去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逐渐被摒弃。一些省市尝试采用语言鉴赏的表述形式,把文学常识和语言积累两部分内容融合起来统一考查。如2008年高考湖北卷就有这样的考查题目。4.考查内容丰富,考查形式稳中有变。
  从2009年考查情况看,既考查作家作品,又考查作品中的人物,还考查作品内容及地位、影响;作家既有外国的,也有中国的;中国作家既有古代的,又有现当代的。考查形式以主观填空为主,但北京以客观选择形式命题,令人耳目一新。【例1】 (2009•高考北京卷)某校文学刊物转载的一段评论中有四个注解,其中不正确的一个是 (  )
  茅盾在《子夜》等小说创作中所努力实现的创作模式,是西方由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左拉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小说家所成功地实践了的创作模式。
  A.《子夜》:长篇小说,通过主人公吴荪甫的悲剧命运揭示了当时的重大社会问题。
  B.巴尔扎克:19世纪法国作家,他的《人间喜剧》被称为巴黎上流社会的编年史。
  C.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作家,他的《战争与和平》以气势恢弘著称。
  D.左拉:19世纪法国作家,他的代表作是体现人道主义思想的《巴黎圣母院》。
  [解析] 《巴黎圣母院》的作者是雨果。
  [答案] D 【例2】 (2009•高考湖北卷)填空。
  (1)古代作品中写山水之胜的,有《赤壁赋》中的“山川相缪,__________”,还有《蜀道难》中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是写秦朝暴政的,有《过秦论》中的“于是废先生之道,______________”,还有《阿房宫赋》中的“使负栋之柱,____________________”。
  (3)雨果是19世纪__________(国别)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主要作品有《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