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13
分类:
语文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上册教案
版本:
苏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66 KB
评级:
时间:
2010/12/10 21:42:54
下载:
本月:1 总计:36
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约3640字。
江高镇语文科电子备课格式范例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我国现代卓越的科学家。他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
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都很高,而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领
域之一。我国现代物候学的每一成就都是和他的工作分不开的。
课题 16 大自然的语言
总课
时数 2 备课组 初中
教学目标:
1、学习字词,了解物候知识,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学习文中的一些说明方法。
2、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4、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他们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教学内容:本文是中国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竺可桢先生写的一篇说明文,文中作者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饶有趣味,课文告诉读者,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作者把迷人的大自然景物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和基础,并用既生动又通俗的语言介绍了物候及物候学知识,不但能丰富读者的科学知识而且能激发读者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实际上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
教具准备及辅助活动:(宋体 五号)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境。2录音朗读。
3、指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物候的相关知识。
教师活动(第一课时)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今天我们来学习《大自然的语言》什么是大自然的物候现象如: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实际上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从这一点上说,物候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大自然的语言。
二、组织学生速读课文,归纳文章内容,提高速读能力。
学生独立归纳文章内容。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思考的结果
第一段:从开头到"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说明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第二段:从"物候观测使用的……"到"就可能避免"。
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段;从"物候现象的来!脑决定于哪些因素呢"到"春天提前9天"。
说明决定物候现象迟早的各种因素。
第四段:从物候学这门研究……"到完。
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三、积累词语。
1、教师提问:这一段哪些词语写得生动典雅?
2、学生讨论并归纳,自由发表意见。
(1)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地" 人格化,显得亲切动人。)
(2)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融化萌发次第用词典雅,富有形象性。)
(3)燕子翩然归来。(翩然指轻快地飞舞的样子,用来描绘燕子的飞行十分恰当、形象。)
(4)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用词典雅,如果改为植物"结果"则
显得口语化。
(5)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的落下来。("簌簌"是纷纷落下的样子,用词形象、典雅。)
(6)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销声匿迹"指消失了鸣叫声,藏起了形迹,用词形象、典雅。如果改为"消失了"则显得口语
化。)
(7)到处呈现一片蓑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衰草连天""风雪载途"用词形象、典雅,给人美感。)
(8)年年如是,周而复始。(用词典雅,有文言色彩。)
以上以优美生动的写景笔调描绘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的画卷,给人种种有关物候的丰富联想。用词形象、典雅。
3、个别提问回答。
(l)用"传语""暗示""唱歌"这些词语形象地说明大自然的语言,拟人生动。
(2)用"草木荣枯""候鸟去来""花香鸟语""草长驾飞"这些词写物候现象,用词形象、典雅。
4、提问:第三自然段讲到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请一个同学
用概括的语言回答。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把一些自然现象称为物候。
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作物候学。
四、教师小结
课文的第一部分以优美生动的写景笔调,描绘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形象地说明了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现象。我门要热爱大自然。
1.学生速读课文。要求以最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做到注意力集中,不出声,不回视,用笔画出主要词语,记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争取2分钟内读完。
2.学生独立归纳文章内容。
学生讨论并归纳,自由发表意见。
(1)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地" 人格化,显得亲切动人。)
(2)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融化萌发次第用词典雅,富有形象性。)
(3)燕子翩然归来。(翩然指轻快地飞舞的样子,用来描绘燕子的飞行十分恰当、形象。)
(4)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用词典雅,如果改为植物"结果"则
显得口语化。
(5)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的落下来。("簌簌"是纷纷落下的样子,用词形象、典雅。)
(6)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销声匿迹"指消失了鸣叫声,藏起了形迹,用词形象、典雅。如果改为"消失了"则显得口语
化。)
1. 2、“大自然的语言”比喻什么?
2. “大自然的语言”用来比喻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把大自然中种种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形象地说明了认识它、研究它的重要性。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大自然的语言》ppt157 人教版
《大自然的语言》ppt156 人教版
《大自然的语言》ppt155 人教版
《大自然的语言》ppt154 人教版
《大自然的语言》ppt153 人教版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实录 人教版
《大自然的语言》ppt152 人教版
《大自然的语言》ppt151 人教版
《大自然的语言》ppt150 河大版
《大自然的语言》《苏州园林》经典文段阅读 人教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