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溪一中、武夷山一中高二语文期末联考试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34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荸(bí)荠 诡谲(jué) 朱拓(tà) 横(hèng)样
B傩(nuó)送 赍发(jī) 殉(xùn)情 形骸(hái)
C歆(xīn)享 罪愆(qiān) 寒暄(xuān) 造孽 (niè)
D咀(jǔ)嚼 俨(yán)然 联袂(mèi) 踉跄(liàng qiàng)
2、下列词语无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自栩 拙笨 整饬 巧夺天功 残羹冷炙
B、虔诚 拈污 仰慕 目不遐接 舆图换稿
C、矜夸 陶冶 瘐毙 敛声屏气 颐指气使
D、揣摩 诡密 狂燥 烂竽充数 迫不急待
3.依次填入横线处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
(1)在义理、考据和辞章这三者中,义理应当是灵魂,是 。
(2)为了避免我们的谈话被人误解 闹出什么乱子起见,我得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报告校长。
(3)契诃夫生活在俄国农奴制崩溃和无产阶级革命 兴起的时期。
A统帅 以致 逐渐 B统帅 以至 逐渐
C统率 以致 逐步 D统率 以至 逐步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在东航班机上,旅客们虽然素昧平生,却像亲人似的互相照顾。
B据专家测算,在首都市内的空气污染中,汽车尾气的排放可算是首当其冲,竟占了污染总量的45%。
C只要你身临其境地为我想一想,你就会同情我的处境,不会这样求全责备了。
D咱们两个厂子的利益休戚相关,我看咱们只能互助合作,谁也别拆谁的台。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火灾事故造成的损失很大,工厂决定开除责任人的公职,并赔偿损失一万元。
B大家都反对小张的意见,我看是对的。
C他的功绩早被时间湮没了,但他从不向别人说起,人们都以为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D良好的国际收支状况,国家外汇储备充足,对抵御这次国际金融风暴的冲击,发挥了重要作用。
6.下列词语典故解释或出处不当的一项是: ( )
A.举案齐眉:《后汉书·梁鸣传》载:“[梁鸿]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形容夫妻相互敬爱。
B.司马青衫:《长恨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后用司马青衫比喻极度悲伤。
C.蝇头微利:苏轼词《满庭芳》:“蜗角功名,蝇头微利。”比喻微不足道的小利。
D.望帝啼鹃:望帝,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的称号。传说他因水灾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中,死后化为杜鹃,日夜悲鸣,啼到血出才停止。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 欧洲古典主义曾提出戏剧创作的“三一律”原则,要求写在一天内在一个地点发生的一件事,把集中强调到不适当的程度。后来这一戒律被打破,如《雷雨》,作者打破了集中的原则,周、鲁两家的矛盾斗争达三十年之久,事件发生的地点、涉及的人物很多。
B从内容上看,我国古典小说即使是短篇话本,也总是有头有尾,全始全终。它不像西方的短篇小说,往往只截取社会生活的一个横剖面,以一时一地或一人一事为中心,并不考虑故事情节的完整性或人物性格的多面性。
C 现代小说追求人物性格的多重性和作品主题的多层次性。作家创造典型人物,一般采取“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方法,“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
D 中国传统戏剧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故称“戏曲”。戏曲,是以演员表演为中心,以唱、念、做、打等手段为基础,融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