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7850个字。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
  第一单元(2)
  1 在山的那边(2)
  2 走一步,再走一步(4)
  3短文两篇——蝉贝壳(5)
  4 紫藤萝瀑布(8)
  5 《童趣》(10)
  综合性学习:这就是我(12)
  第二单元(13)
  6 理想(13)
  7 短文两篇——行道树第一次真好(16)
  8人生寓言(20)
  9 我的信念(23)
  10 《〈论语〉十则》(25)
  综合性学习漫游语文世界(28)
  第三单元(29)
  11 《春》(29)
  12济南的冬天(31)
  13夏感(34)
  14 《秋天》(39)
  15古代诗歌四首()
  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41)
  第四单元(45)
  16 化石吟(45)
  17 《看云识天气》(47)
  18 绿色蝈蝈(48)
  19 《月亮上的足迹》(49)
  20 《山市》(51)
  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53)
  第五单元(55)
  21《风筝》教学设计(55)
  22 羚羊木雕(56)
  23 散步(58)
  24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61)
  25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67)
  综合性学习:我爱我家(68)
  第六单元(70)
  26 皇帝的新装(70)
  27 郭沫若诗两首(72)
  28 女娲造人(76)
  29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78)
  30 寓言四则(79)
  综合性学习:()
  1 在山的那边1
  教学目标:
  1、了解朗读诗歌的基本要求,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2、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3、品味重点词语的深层含义,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4、树立理想,并培养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朗诵课文。
  2、品味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
  3、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课前准备:
  教师:录音机、磁带(钢琴曲《大海》)、投影仪。
  学生:熟读课文。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每个人在童年时代,对生活,都有美好而奇妙的“梦想”,对未来,都有热烈的企盼与遐思。那么,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孩子,他们又在想些什么呢?他们的想法,给我们又会带来什么启示呢?
  今天,我们学习诗歌《在山的那边》,和山里的孩子一起,去探寻山外那美好的世界。
  检查学生预习字词(投影出示)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2. 形似字辨析。
  3. 解释词语。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品味重点语句含义
  1范读课文,可播放背景音乐。
  学生听读时:a.注意老师朗读的节奏、停顿及意义重音。
  b.理解诗中‘‘山’’与‘‘海’’的意思。
  2组织学生讨论“山”与“海”在诗中的意思。
  学生刚刚接触合作讨论的方式,能说对大意就行。老师要以鼓励为主,即使说的不全面、不深刻也无妨,后面还要引导深入探究。
  3学生练习集体朗读课文。
  [教师指导]
  先给诗句划分朗读节奏。b.再挑选意义重音。
  以上两点是教给学生最基本的朗读方法,掌握了朗读节奏与重音,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意义。教师可以以几个诗句为例,然后让学生讨论、自己划出节奏及意义重音即可。
  2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 了解本文的结构特点;
  2. 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引导学生正视困难并积极地克服困难。
  【教学重点】
  1. 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
  2. 引导学生正视困难并积极地克服困难。
  【教学过程】
  一、课堂积累,开拓视野
  1. 师出示名言,生齐读: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二、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诗歌《在山的那边》,明白了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布满了艰难险阻,其实,不只是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人生处处都会有坎坷。那么,面对困难,我们该怎么办,是放弃呢还是迎上去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文章《走一步,再走一步》,看看作者是如何克服困难的,并希望同学们在学完这篇文章后,能够从中受到一些有关人生方面的启迪。
  三、检测字词,扫通障碍
  1. 找一位学生读“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生领读;师纠正。
  2. 教师点出一些词语,由学生造句:心惊肉跳、啜泣、头晕目眩。
  四、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先大声朗读课文,然后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3短文两篇《蝉》《贝壳》
  一、自学内容及自学目标
  1.自学内容《蝉》
  2.自学目标
  (1)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了解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3)体悟生命的意义,引导积极、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
  二、重点、难点
  1、重点: 联想。
  2、难点: 了解本文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特点。
  三、自学提纲
  1、解决生字生词(给斜体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零落断续收敛宽恕卑微一丝不苟
  2、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生平:
  小思,1939年生,本名卢玮銮,另有笔名明川、卢颿。祖籍广东番禺。1964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新亚学院中文系,翌年到罗富国师范学院学习,获教育文凭。1973年赴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研究中国文学。1981年,以“中国作家在香港的文艺活动”之论文获得硕士衔。小思曾任多家中学中文教师,1978年任教于香港大学中文系,1979年起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已出版的作品有《路上谈》《承教小记》《不迁》《彤云笺》《香港文纵》《日影行》《丰子恺漫画选绎》及合集的《七好文集》《七好新文集》《三人行》等。小思从事文学研究工作,多次出任文学奖评判,参与各种文学活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