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620字。
《魏公子列传》学案(教师版)
一、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
2.进一步了解《史记》纪传作品的主要特点。
3.了解信陵君“仁而下士”“急人之困”的品质;体会侯赢等人以死报恩的思想感情。
二、文题背景
1、时代背景
战国时代,出现了一个特殊的阶层,即“士”的阶层,即知识分子阶层。这些人走公室,跑私门,不狩不猎,不农不商,靠知识糊口于四方。他们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或有高强的武艺,或能文能武,又懂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为各国统治者效劳。他们在战国时代起着异乎寻常的作用。他们可以左右各国的政策,处理各国的外交,指挥各国的军队,如著名的纵横家苏秦、张仪,两人几乎操纵着战国时代各国的外交关系。
这些人投奔到权贵的门下,以谋生活,故称为门客或食客。各国贵族都大量收养门客。其中收养门客名声最大的就是所谓战国四公子。他们都收养了几千门客,对内维护自己的势力以对付政敌,对外与敌国作政治、军事上的斗争。
2、战国四公子
战国四公子为:魏国的信陵君无忌,齐国的孟尝君田文,楚国的春申君黄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他们都以“好士”闻名。司马迁在《史记》中,为他们都立了传,而对信陵君特别推重。明朝人茅坤说:“信陵君是太史公胸中得意人,故本传亦太史公得意文。”
3、信陵君(?一前243),战国时魏公子无忌,封于信陵(今河南省宁陵县西北),故称信陵君,与楚国春申君、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一起合称战国四公子。
第一课时(1-3段)
一、导入
二、检查预习
(一)注音
1、魏昭王少子(shào) 2、安釐(xī) 3、昭王薨(hōng) 4、不肖(xiào)
5、厚遗(wèi) 6、执辔(pèi) 7、俾倪(pì nì)
(二)通假字
1、直上载公子上坐(坐同“座”) 2、俾倪故久立(俾倪同“睥睨”)
(三)词语释义
1、致食客三千人(招来)
2、诸侯以公子贤(因为)
3、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赠送一份厚礼)
4、微察公子(暗中观察)
5、公子颜色愈和(脸色)
6、从骑皆窃骂侯生(私下里)
7、乃谢客就车(辞别)
8、遍赞宾客(介绍,引见)
9、今公子故过之(特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