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5题,约8800字。

  耀华中学2011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耀华中学 陈浩
  Ⅰ卷(选择题,共33分)
  一、完成下面1--4题(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踯躅(chú)荫庇(yìn)噱头(xué)图穷匕首见(bǐ)
  B.脊梁(jí)披靡(mí)潜能(qián)严惩不贷(chéng)
  C.慰藉(jiè)潺湲(yuán)叱咤(chà)装模作样(mǘ)
  D.竹篙(gāo)剽悍(piāo)驯服(xùn)目不暇给(jǐ)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融洽  拭目以待  胆颤心惊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B.赋与  汗牛充栋  高潮迭起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C.瞋目  寻物启事  寥若晨星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D.振幅  积毁消骨  垓下之围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社会生活好比一本大书,需要慢慢地去品读,才能读懂其中蕴含的道理,才能从中获得人生真谛。
  B.要把爱心转化成行动,我们需要看问题,找办法,察效果,虽然错综复杂的事态总是在阻挠这三步的事实。
  C.毛泽东诗词是独具风韵的艺术品,更是中国现代史上吐纳风云、评说春秋、飞扬情志的文化现象。
  D.作为球市上的两只大鳄,皇马和切尔西之间并没有多少冲突,这除了一些潜规则在起作用之外,操作手段的差异也使得两家俱乐部井水不犯河水。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尽管在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里已经使出浑身解数大搞促销活动,各商家在中秋节档期里仍然力度不减,再次掀起促销波澜。
  B.这次羽毛球邀请赛在新建的体育馆举行,参赛选手通过小组赛和复赛、决赛的激烈角逐,最后张碧江、邓丹捷分别获得冠亚军。
  C.由于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好奇心又强,对事物缺乏分辨力,容易被大众媒介中的不良信息诱导,从而产生思想上、行为上的偏差。
  D.房地产市场之所以陷入长达一年的萧条,除了市场周期性调整的因素外,还在于部分开发商追求暴利,哄抬房价,也是泡沫加速破裂的重要原因。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  
  ①几个世纪以来,科学一直被看成一种为人类带来幸福的力量,以牛顿力学为代表近代科学引发的工业革命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20世纪初,以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为代表的物理学革命,从宏观和微观的尺度上,把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推向了高峰。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科学作为以一种新的“偶像”登上神坛。
  ②1845年8月,在日本广岛上空爆炸的原子弹开始打破人们对科学的迷信。当原子弹造成的种种惨象通过媒体传播时。那些参与制造原子弹的科学家们陷入了深深地内疚之中。他们开始感到,科学研究的领域也存在着潘多拉拉盒子。
  ③20世纪后半叶,以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为开端的分子生物学革命逐渐成了科学舞台上的主角。20世纪60年代初,遗传密码被破译。1969年,DNA限制性的内切酶被发现。1971年,斯坦福大学的保罗•伯格将猿猴病毒40(SV40)的DNA引入大肠杆菌并与其DNA重组,获得了一种新的带有SV40基因的大肠杆菌,由于SV40对鼠类动物具有致癌性,还可以在试管内使人的正常细胞转达化为癌细胞,因此伯格的重组大肠杆菌就有可能具有致癌性。
  ④大肠杆菌广泛存于人体肠道内,如果含有SV40基因的大肠杆菌在人群间传播,可能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美国著名分子病毒学家罗伯特•普兰克了解了伯格有的工作后,立即与他通电话,指出这种大肠杆菌可能成为传播人类肿瘤的媒介,并建议他暂停此项研究。这使伯格特犹豫,他深知DNA重组技术的革命意义,但他也为此项研究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担忧,他与其它生物学家讨论后,他毅然决定暂停此项研究。
  ⑤但是,DNA重组的研究并未停止,并在其他实验室不断取得新突破。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推进,基因重组技术引起的伦理问题日益引起政府和公众的关注。1974年7月,在美国科学院的支持直,伯格等著明分子生物学家联名发表了一封建议信,呼吁在全世界范围内无条件禁止一切有可能导致无法预知后果的基因重组研究。因为“伯格信件”的倡议,1975年2月,16个国家的140位著名科学家在美国加州举行会议,与会者一致认为:“尽管基因重组技术会促进分子生物学的革命性进展,可是运用这项技术所产生的生物新类型,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和意想不到的危害,因此必须对此严加控制。”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专门对此做了一个题为《DNA争论:科学反对它自己》的专题节目,向公众普及科学伦理。
  ⑥在伯格信件中,积极从事该领域研究的杰出科学家主动提出对自己的研究工作进行限制,这在科学史上还是第一次,它显示了那一代科学家巨大的道德勇气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堪称科学史上的重大事件。 
  (选自《环球科学》2009年第2期,有删改)
  5. 下列关于“伯格信件”的阐述,与原文意思不符合的一项是(    )
  A 伯格兴建是伯格等分子生物学家在美国科学院的支持下于1974年7月联名发表的一封建议信。
  B 伯格信件提议在全世界范围内无条件禁止一切基因重组研究以避免可能导致的无法预知的后果。
  C 在伯格信件中,伯格等杰出科学家主动提粗对他们从事并取得成果的领域的研究工作进行限制。
  D “伯格信件”这一科学史上的重大时间显示了那一代科学家巨大的道德勇气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6.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文章中称科学为一种新的“偶像”,这是对在欢呼中登上神坛的科学的批判。
  B. DNA重组技术虽然具有革命意义,但也有可能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的后果。
  C.杰出的科学家主动停止了自己的科学研究,日益引起政府和公众的广泛关注。
  D.加州会议与会者一致认为,必须严格控制分子生物学革命产生的生物新类型。
  7.本文原标题为“科学反对他自己”,依据文章,对该标题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科学反对它自己并不意味着反对它的全部,而是反对它有悖于科学伦理的部分。
  B只是限制那些有可能危害人类的科学研究,有赖于科学家的道德勇气与社会责任感。
  C防止科学技术在运用中对人类造成危害,有赖于科学家的道德勇气与社会责任感。
  D新科学反对旧科学,科学就是在不断否定过去的研究成果的过程中得到进步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