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全国各地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分类汇编:科技类文本阅读自然科学(2套)
分类:
语文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版本:
人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353 KB
评级:
时间:
2010/12/16 13:00:39
下载:
本月:1 总计:33
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两套试卷,每套约12000字。全国各地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分类汇编
十五、科技类文本阅读——自然科学
期中部分
甘肃武威十六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世界最伟大的革命,往往由现实和预期之间最细微的差异所引发。16世纪,哥白尼提出地球并非宇宙中心,他的立论基础在当时许多人看来,不过是天体运动中一些深奥难懂的细枝末节。今天,一场新的革命,已经随着11年前宇宙加速膨胀的发现而拉开序幕。超新星亮度上的细微差异,曾让天文家得出结论:构成宇宙的所有物质成分当中,有70%是完全未知的。也就是说,空间中充斥着一种不同于其他任何物质的成分——它们始终推动着宇宙膨胀,而不像其他物质那样阻碍膨胀。这种成分被称为暗能量(dar energy)。
10多年过去了,一些宇宙家依然对暗能量的存在感到不可思议,甚至开始重新思考那些最初令他们推导出暗能量的基本假设。其中一个假设正是早期革命的产物——哥白尼原理。这个原理认为,地球所处的位置既不是宇宙中心,也没有任何特殊之处。如果我们抛弃这一基本原理,一套能够解释这些观测现象而又不需要借助暗能量的宇宙图景,就会令人惊讶地显现出来。
大多数人都非常熟悉这样一个观念:我们这颗行星不过是一粒宇宙微尘,在一个毫不起眼的星系边缘附近,围绕着一颗普普通通的恒星旋转。在我们这个宇宙当中,类似的星系至少有数十亿,分布之广甚至超过我们的宇宙视界(我们能够观测到的最远边界)——这使我们相信,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没有任何独一无二之处。不过,有什么证据能够支持如此谦卑的宇宙观?我们又如何才能确定自己是否处在一个特殊位置上呢?天文家通常会跳过这些问题,假定我们的微不足道是显而易见的,不需要进一步探讨。我们或许真的处在宇宙中一个特殊的位置——考虑这样一种可能性在许多人看来似乎是不可思议的。然而,这正是世界各地一些物理家小组最近正在认真思考的观点。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假设自己在宇宙中无足轻重,恰恰给宇宙家提供了强大的解释能力。根据哥白尼原理归纳而成的宇宙原理声称:任何时刻,从空间中的任意一点朝任意方向看去,宇宙的模样都是一样的。这个假设让我们可以把自己在宇宙一隅看到的东西外推到整个宇宙。宇宙家已经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以宇宙原理为基础,构建起了代表最高水准的宇宙模型。结合现代对空间、时间和物质的理解,宇宙原理暗示:空间正在膨胀,宇宙正在变冷,其中充斥着来自炽热宇宙开端的遗迹——所有这些预言都被天文观测一一证实。
比如说,天文家发现,遥远星系发的光似乎比邻近星系发的光更红一些。这种被称为“红移”的现象就能够用空间膨胀来巧妙解释,因为光波也会随空间的膨胀而被相应地拉长。微波探测器还发现了宇宙极早期发出的辐射——宇宙微波背景。这种大爆炸原始火球的遗迹,像一层帷幕包裹在空间各个方向,平滑得几乎完美无瑕。公平地讲,能成功解释这些现象,我们自视谦卑的态度实在功不可没——假设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越不重要,我们就越能够“全面”地探讨宇宙。
(选自《环球》2009年第5期,有删改)
5.下列关于“暗能量”的阐述,与原文意思不符合的一项是( )
A.有天文家认为,暗能量是一种充斥在宇宙空间中的不同于其他任何物质的特殊成分。
B.在有些家看来,暗能量始终推动着宇宙空间的膨胀,而不像其他物质那样阻碍宇宙膨胀。
C.一些宇宙家推导出暗能量的基本假设之一是早期革命的产物——哥白尼原理。
D.让一些宇宙家感到不可思议的暗能量,目前已成为解释许多天文现象的重要依据。
6.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哥白尼认为地球并非宇宙中心,这一观点太过深奥,所以被认为是天体运动中的细枝末节。
B.根据哥白尼原理归纳而成的宇宙原理,帮助家们构建起了代表最高水准的宇宙模型。
C.家们通过天文观测证实了宇宙空间正在膨胀、变冷以及大爆炸原始火球遗迹已经消失等预言。
D.家观测遥远星系发的光似乎比邻近星系发的光更红一些,主要是因为其光源有强弱之分。
7.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其它数十亿类似于太阳系的星系中,存在和地球一样围绕恒星旋转的适合生物生存的行星。
B.根据宇宙原理,我们站在南极、北极或者赤道仰望天空,所看到的宇宙模样都是一样的。
C.经过世界各地一些家的研究,在不久的将来,地球处在宇宙中一个特殊位置的观点必将被证实。
D.运用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极其重要的观点,能很好地解释宇宙微波背景、太阳系迷你黑洞等现象。
参考答案:
5、D/此项的说法在原文无据
6.B/A项中,被认为是“细枝末节”的是哥白尼观点的立论基础,“观点太深奥”不是“被认为是天体运动中的细枝末节”的原因。C项中,“大爆炸原始火球遗迹已经消失”一说有误。D项中,“主要是因为其光源有强弱之分”在原文并未提及,这种“红移”现象可以用空间膨胀的观点来巧妙解释。
7、B/A项中,由太阳系外存在数十亿类似于它的星系,不能推断出“存在和地球一样围绕恒星旋转的适合生物生存的行星”的结论。C项中,“必将被证实”的说法太绝对。D项中,“运用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极其重要的观点”前提是错误的。
河北晋州一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UFO研究一般认为是从1947年6月24日肯尼思•阿诺德驾驶私人飞机途经华盛顿雷尼尔山上空时看到了九个发光的物体编队快速移动这个事件开始的。实际上在这个事件之前,古代人对UFO研究也是相当充分的。
例如,《山西方志》中记载:“明万历28年春,蒲县中白村雨急风大。云中有异物,状如桶,长约丈余,色黄、卷尾。落于杨树下,顷刻无踪。”又如我国清代画家吴友如作的“赤焰腾空”图,画中有文字说明:“九月二十八日晚间,金陵城南隅忽见火球一团自西而东,形如巨卵,飘荡半空;维时天色昏暗,举头仰视甚觉分明。立朱雀桥上翘首驻足者不下数百人……”这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不明飞行物,也就是UFO。像这样的记载国内外是相当多的,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人类没有花更大的力气去加以研究。
1947年后,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通讯工具的迅速发展,飞碟事件逐渐地引起了各国政府的关注。对不明飞行物的目击报道,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人认为,不明飞行物是可以用现代自然科学理论加以解释的,所谓不明飞行物是不存在的;另一种人认为,不明飞行物是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的一种不明现象。这就是UFO研究史上肯定论与否定论的大论战。其间,美国空军部门组织了一个调查委员全,对12618例UFO事件逐一进行研究,其中有11917件可以用现代科学解释,701件用现代科学技术无法解释;英国也组织了专门人员,对1631例UFO事例逐一进行了研究,结果
月考部分
甘肃会宁五中2011届高三11月月考语文试题
基因污染——新世纪的忧患
基因污染是环保新概念。这个概念的形成和提出具有深远的意义,它反映了人类的预警意识,生物繁殖的本质是基因复制,而基因污染是在天然的生物物种基因中掺进了人工重组的基因。这些外来基因可随被污染生物的繁殖得到增殖,再随被污染生物的传播而发生扩散。因此基因污染是唯一一种可以不断增殖和扩散的污染,而且无法清除。
现在已推广的几十种基因工程作物在审批时都认真考虑过它们的安全性,但事实证明过去的认识有局限性,更缺乏长期的数据。为了争夺市场,各生物工程公司过早的向田间释放转基因作物,来不及充分考虑和进行对人体、特别是对环境长期影响的研究。发展中国家则寄希望于转基因食物能够解决所面临的粮荒问题。有人认为发达国家在企图利用发展中国家进行新作物的安全试验。
自从掌握了对生物基因进行手术的技能,人类就学会了被一些人斥之为“任意篡改上帝作品”的本领。这些“作品”已经不只是密封在实验室的试管内,它们早已散播在几千万公顷的 土地上,那就是基因工程农业作物。的确,我们现在所有的传统栽培作物和家养动物,它们与原先的生物种类都已有很大的不同,基因都有所改造。从这个意义上讲,基因改造并非什么新鲜东西。人类的远祖从几千年前掌握农业生产技术开始,就不断地对作物和家畜、家禽进行基因改造,但这并不能说明基因工程农业生物与传统农业生物没有本质区别。传统农业生物通过染色体重组发生的基因交换基本上是按生物自身许可的规律进行,而基因工程作物或动物则是“移植”了人工设计和装配的与某些特定性状有关的基因,使它们能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获得预期的新性状。基因工程生物还有一点非常特别,就是“移植”的基因可以来自任何生物,完全打破物种原有屏障“职制性”“移植”,这个过程在自然状态下是极少可能或根本不可能发生的,在自然状态下,西红柿绝对不会有鱼类的基因,玉米也绝对不会有萤火虫的基因。因此从生物安全性这一角度分析,基因工程生物与传统杂交生物是不能划等号的,而过去对基因工程食物所得出的“实质等同性”评价原则是不全面的。
地球现在已发现和未发现的生物物种有一千多万种,其各自独特的基因是在30亿年地球生命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天然的生物基因库是人类的巨大宝藏,也维系着人类自身的命运。令人担忧的是,我们现在还能守住这个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吗?
7. 下列对“基因污染”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基因污染是人类对环境的预警意识的环保新概念。
B. 基因污染是在天然生物物种基因中掺进人工重组的基因。
C. 基因污染是唯一可不断增殖扩散且无法清除的污染。
D. 基因污染是天然物种掺进人工重组基因而不断增殖扩散的污染。
8. “任意篡改上帝作品”在文中的实际含义是( )
A. 是指散播在土地上的基因工程农业作物。
B. 物种移植了人工设计和装配的某些与特定性状有关的基因而在短期内获得预期新性状。
C. 人类从远古到今天,不断对作物和家畜、家禽进行基因改造,致使所有传统栽培作物和家养动物与原先的生物种类都已有很大不同。
D. 科研人员在实验室内,用科技手段改变了物种的性质和状态。
9. 下列不能成为基因污染原因的一项是( )
A. 各生物工程公司为了争夺市场,过早地向田间释放转基因作物。
B. 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进行新作物的安全试验,造成了基因污染。
C. 基因工程作物对生物作强制移植,完全打破了物种原有的屏障,破坏了生物原有的基因。
D. 人类在发展基因工程作物时没有充分考虑对人体和环境可能产生的长期影响,此方面研究有很大的欠缺。
10. 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解决粮荒问题进行基因工程作物对人体和环境影响的试验,这已被广泛确认。
B. 基因工程生物与传统杂交生物不能划等号,是因为基因工程食物与传统杂交食物没有实质等同性。
C. 按生物自身许可的规律进行基因交换和强制性移植任何生物基因,是传统农业生物与基因工程农业生物的本质区别。
D. 地球上的环境净土正在遭到污染,这种情况是令人担忧的。
参考答案:
7、D(A未解说基因污染内涵。B缺少“不断增殖扩散”的特性。C缺少“掺进人工重组基因”基因污染实质。)
8、B(A只是篡改的农业作物。C是自然状态下生物自身许可的进化变异,而非基因工程篡改。D没有说明篡改的手段和目的。)
9、B(即便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进行新作物安全试验,也只能说明是在试验基因工程作物的安全性,与基因污染原因没有关系。)
10、C(A文中说“有人认为”可知并未广泛确认。B前后不构成因果。D不是环境净土,而是指天然生物基因库。)
贵州余庆中学2011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科学家发现脑干细胞具有免疫豁免功能
美国科学家通过对老鼠的实验发现:当脑干细胞移植到体内其他部位时,脑干细胞不会产生免疫应答。这项发现将有助于克服免疫排斥性的临床研究,这种免疫排斥性是人们在脊髓损伤和帕金森病等中枢神经系统病症治疗中最大的障碍。
人体某些部位具有免疫豁免功能,比如:眼睛、大脑和生殖系统,防止自身免疫反应引发这些部位炎症反应,影响其生理功能。作为一项脑干细胞免疫功能测试,研究小组将脑干细胞移植到老鼠体内其他部位。肾组织具有很强的抗性,其他的细胞组织不易移植,通常使用免疫抵制剂进行细胞组织移植。然而,具有特殊“免疫豁免权”的脑干细胞能够植入肾组织,并能形成神经组织。负责此项研究的美国斯格本斯眼科研究所麦可•杨(Michael Young)与研究小组同事表示,脑干细胞具有特殊的“免疫豁免权”,甚至可以移植到动物体内正常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部位。这些干细胞不仅存活,而且能形成成熟的组织结构。麦可•杨说:“这项发现令人激动不已。这是第一次充分证明脑干细胞具有‘免疫豁免权’的研究。”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神经生物学家道格拉斯•克尔(Douglas Kerr)对这项研究给予高度的评价。克尔是研究骨髓损伤中干细胞胚胎发育的专家。他指出:“如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全国各地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分类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2套..
全国各地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3套题)..
全国各地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分类汇编:诗词鉴赏 人教版
全国各地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人物..
全国各地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
全国各地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分类汇编:科技类文本阅读——..
全国各地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
全国各地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分类汇编:字音 人教版
全国各地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分类汇编:字形 人教版
全国各地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分类汇编:正确使用词语和成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