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390字。

  白莽作《孩儿塔》序(教案提纲)
  管子
  课时数:2课时
  学情分析:学生的概括能力和理解力较好,所以可以让学生直接概括段意。由于鲁迅的文章有难度,往往有多种解读角度并且会与当时背景联系紧密,所以要在教学中作铺垫,告之背景,作必要的人物介绍。又因为之前有学习《为了忘却的记念》,所以本篇课文的学习相对又降低了难度。女生的心思细腻,能够比较好的发掘鲁迅的情感变化。
  课文分析:这是鲁迅为忘友白莽所作的序,所以它又不仅是一篇平实的介绍作品的书序,还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内涵。由于鲁迅所处的是言论不自由的时代,所以有些句子写得很隐晦,也会有多重含义。
  知识和能力目标:
  1,掌握序的基本知识(他序、自序、诗序、赠序),序写作的结构框架(介绍作者、概括书籍内容、简要评价),能写出基本合格的序。
  2,“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重点欣赏其修辞手法(博喻、排比、对比),品读其整散结合的节奏、情感效果。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生从书序写作的角度出发概括每一段的大意,然后掌握书序写作的基本框架。顺带探究重要句子的内涵。
  2,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发现还可以从情感的角度入手深入理解文本,由惆怅——更加惆怅——走出惆怅,体会鲁迅复杂丰富的情感波动。顺带探究重要句子的内涵。
  3,学生采用多种朗读方式,如自读、全班读;全文朗读、段落朗读。在朗读中,体会情感变化,探究句子中的深意。
  4,穿插结合《为了忘却的记念》中相应的内容,更加容易理解本课文中作者的一些写作心情,如愧疚、崇敬。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学生发现鲁迅先生在写序过程中,经历的内心的复杂情感变化。
  2,学生在白描中体会白莽的革命乐观主义、对理想和信念的坚持。
  重点:理清书序,情感的变化(从惆怅入手)两条线索
  难点:多意、隐晦句子的解读,整散结合效果的鉴赏。
  教学工具:PPT,黑板。
  预习:熟读课文,至少两遍,揣摩下列句子的意思
  1,我所惆怅的是我简直不懂诗,也没有诗人的朋友,偶尔一有,也终至于闹开,不过和白莽没有闹,也许是他死得太快了罢。
  2,现在,对于他的诗,我一句也不说——因为我不能。
  3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
  4,又何需我的序文之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