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题,约13000字。福建龙海浮宫中学2011届高三第三次月考
语 文 试 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靡有朝矣。(《诗经•氓》)
(2) ,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3) ,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
(4)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离骚》)
(5)潦水尽而寒潭清, 。(王勃《滕王阁序》
(6)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博陵李文博,性贞介鲠直,好学不倦。每读书至治乱得失,忠臣烈士,未尝不反复吟玩。开皇(隋文帝年号)中,为羽骑尉,特为吏部侍郎薛道衡所知,恒令在听事帷中披捡史书,并察己行事。若遇治政善事,即抄撰记录;如选用疏谬,即委之绹否。道衡每得其语,莫不欣然从之。后直秘书内省,典校坟籍,守道居贫,晏如也。虽衣食乏绝,而清操逾厉,不妄通宾客,恒以礼法自处,侪辈莫不敬惮焉。道衡知其贫,每延于家,给以资费。文博商略古今治政得失。如指诸掌,然无吏干。稍迁校书郎,后出为县丞,遂得下考,数岁不调。道衡为司吏大夫,遇之于东都尚书省,甚嗟悯之,遂奏为从事。在洛下,曾指房玄龄,相送于衢路。玄龄谓之曰:“公生平志尚,唯在正直,今既得为从事,帮应有会素心。比来激浊扬清,所为多少?”文博遂奋臂厉声曰:“夫清其流者必其源,正其末者须端其本。今治源混乱,虽日免十贪郡守,亦何所益!”其瞽直疾恶,不知忌讳,皆此类也。于时朝政浸坏,人多赃贿,唯文博不改其操,论者以此贵之。
(《隋书•李文博传》)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每读书至治乱得失。 治:整治
B.后直秘书内省,典校坟籍。 典:主管
C.道衡知其贫,每延于家。 延:邀请
D.正其末者须端其本。 末:树梢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4组,全都表现李文博“贞介鲠直”“守道居贫”的一组是:( )(3分)
①每读书至治乱得失,忠臣烈士,未尝不反复吟玩
②虽衣食乏绝,而清操逾厉
③商略古今治政得失,如指诸掌
④遇之于东都尚书省,甚嗟悯之
⑤其瞽直疾恶,不知忌讳
⑥人多赃贿,唯文博不改其操
A. ①③⑤ B. ①④⑥ C. ②③④ D. ②⑤⑥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吏部侍郎薛道衡让李文博在听事帏中翻阅查看史书,并让他观察自己如何做事,薛道衡很欣赏李文博,对他的话欣然听从。
B.李文博能保持清高的操守,不随便地交往宾客,自己又能用礼法严格要求自己,所以同辈人都敬畏他。
C.李文博虽明了古今治政得失,然而李文博没有为官之才,所以被调出做县丞,几年没升迁。
D.李文博对房玄龄的话产生了强烈的感慨,文博尖锐地指出朝廷混乱的现实,认为应当从根本上治理朝政。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虽衣食乏绝,而清操逾厉(3分)
(2)文博商略古今治政得失,如指诸掌(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6分)
幽 州 新 岁 作
张 说①
去岁荆南梅似雪,今年蓟北雪如梅。共知人事何常定,且喜年华去复来。
边镇戍歌连夜动,京城燎火彻明开。遥遥西向长安日,愿上南山寿一杯。
【注】①张说,著名文学家,曾任唐玄宗李隆基的宰相。
(1)诗中“ ”、“ ”这两个地域的代称,照应了诗题中的“幽州”一词。 (1分)
(2)颈联“边镇戍歌连夜动,京城燎火彻明开。”的场景描写,运用了虚实相生的手法。下列诗句所用的表现手法与该联最相似的一项是 ( ) (2分)
A、鸟雀呼睛,侵晓窥檐语。 B、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C、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D、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3)请结合全诗,具体赏析“喜”一字的情感内涵。(3分)
二、文化经典、文学名著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有关小说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东吴屡次讨要荆州未果,遂采用鲁肃之计,设下鸿门宴,邀关羽来吴国赴宴。关羽轻驾小舟,只带领十几个随从赴宴。席间关羽借与鲁肃多年未见而叙旧为由,拉着鲁肃不放手,实则以鲁肃为人质。埋伏的刀斧手见鲁肃被困,不敢轻易下手。关羽因此安全脱身。(《三国演义》)
B.第一次工潮中,吴荪甫起用屠维岳。他软硬兼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