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560字。  28观潮
  教师寄语: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
  学习目标:
  1. 读懂读通文章,积累一些文言词句。
  2. 整体把握文章,学习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3. 品读赏析文章,感受其自然美、人情美。
  一、基础知识
  1、读准下列加点的字
  雷霆(     )艨艟数百(    )如履平地(   )罗绮(   )僦赁看幕(   ) 万仞(   )
  2、《观潮》选自《             》,作者         ,     代湖州人。
  3、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
  (1)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2)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3)倏而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4)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5)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
  (6)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二、理解探究
  4、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潮来之状进行描写的?写出了江潮怎样的特点?
  5、文章第一、二段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三、合作释疑
  6、作者写“观潮”,为什么要写“教阅水军”和“吴中健儿弄潮”?
  7、这段写观潮人众之多与上文写江潮和水上表演有何联系?
  四、课内精读
  (一)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8、第一段首句和最后一句在全文结构和内容上各起什么作用?
  9、第一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对海潮进行描写?
  10、第一段文字用了哪几种修辞方法?请从文中找出来
  。
  11、第二段文字主要写        这一场面,其描写扣人心弦,那么你认为其精彩之处表现在哪里?
  12、一场复杂的演习活动,而结在“               ”的静景上,这是运用了        的写法,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
  (二)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四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