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700个字。

  慷慨沉吟,心忧天下
  ——《短歌行》教学设计
  课前储备
  有关常识:
  《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旧题,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短歌行》就是曹操所作的拟乐府《短歌行》。所谓“拟乐府”就是运用乐府旧曲来补作新词。从文题就可看出本文属歌行体,本诗共三十二句,每四句为一章,每两章为一节,共分八章四节。《乐府题解》根据《古诗》“长歌已激烈”,曹丕《燕歌行》有“短歌微吟不能长”,傅玄《艳歌行》有“咄来长歌续短歌”,一般都认为“长歌”“短歌”是指歌声长短而言。长歌比较热烈奔放,慷慨激昂;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微吟低徊,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短歌行》既有短歌的微吟低徊的特色,又有曹操独自的“慷慨悲凉”的风格。曹操传世的《短歌行》共有两首,本词属第一首。
  有关背景:
  史实背景:据考证,这首诗作于曹操的晚年,即东汉末年的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大败于赤壁之战以后。当时曹操已经53岁了,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纳贤士致力于建功立业。
  文学背景:《三国演义》第四十八回“宴长江曹操赋诗,锁战船北军用武”,有一段曹操横槊赋诗的描写。曹操平定北方后,率百万雄师,饮马长江,与孙权决战。是夜明月皎洁,他在大江之上置酒设乐,欢宴诸将。酒酣,操取槊立于船头,慷慨而歌。歌辞就是上面这首《短歌行》。
  教学简案
  一、知人入诗:英雄诗人与英雄诗文
  有人说他“治世能臣,乱世奸雄”,也有人说他“非常之人,超世之杰”,他“外定武功”,统一中国北方,他“内兴文学”,开创建安文学,他集“英雄”“枭雄”“奸雄”于一身,雄视古今,他就是被赞誉为“英雄诗人”的曹操。
  他的诗有文气,有才气,难得的是大气,大气之中有英雄豪气,更有王者霸气,诗中有这样大气魄的人并不多,刘邦《大风歌》和项羽《垓下歌》异曲同工,只是刘、项二人“不读书”,只是“有天下第一等真情,方有天下第一等好诗”(袁枚),反观《短歌行》,曹操“以天下第一等好诗,抒天下第一等真情”。
  二、吟读体味:言为心声与读出心意
  学习方法:朗读是诗歌重要的学习方法,恰当的朗读方式便于更有效的理解诗文,吟读是一种有效体味诗文的好方法。所谓吟读,就是注重诗文的个性与情感,读的时候节奏比较慢,可延宕托音,重在读出情感意味。
  在体味中吟读,在吟读中体味。(可加入鲍国安在《三国演义》中吟唱《短歌行》视频或音频)
  朗读提示:要注意到四言诗的整齐与短促,要有节奏与轻重的变化,要有停顿与延长的变化,作者写诗“言为心声”,学者读诗“读出心意”,要读出曹操其人的气度,要读出《短歌行》的韵味,读出诗文中的忧思与慷慨。
  形式:教师范读、学生朗读、师生齐读等形式结合。
  三、品诗论诗:怎一个忧字了得?
  读诗贵要,妙在得法。身为桐城三祖之一的刘大櫆曾说“天下可告人者,唯法也。”阅读鉴赏古诗,应学会巧抓“诗眼”和体味“诗眼”,这样才能更好地领悟诗的丰富含义和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