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550个字。
2 周庄水韵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参差()()谛听()摇曳()娴熟()屋脊()
解析:本题考查多音字的拼读,如“参差”,也考查了生字的拼读,如“娴熟”。“脊”字的读音只有一个,但容易读错。
答案:cēncī dì yè xián jǐ
2.下面句子中有错别字吗?如果有请将它标出来,并将正确的字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1)……犹如在风中漾动的一匹长长的彩绸,没有人能描绘它朦胧眩目的花文。()
(2)在阳光下,积雪正在溶化……()
(3)随着一声声轻脆的爆炸声……()
解析:(1)和丝织品有关的通常用“纹”,而“文”表示的是文字。
(2)“融化”表示固体变成液体的过程,“溶化”表示在液体中化开的过程。
(3)表示声音用“清脆”,而没有“轻脆”这个词。
参考答案:(1)文——纹(2)溶——融(3)轻——清
3.下列哪一项与例句所用的修辞相同()
例:倒映在水中的石桥、楼屋、树影,还有天上的云彩和飞鸟,都被这不慌不忙的木橹搅碎……
A.最难得的,是在三峡中绝不容易见到的几十株潇洒的竹子,石崖上还倒悬着不少的红色紫色的花。
B.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C.小船经过一座拱桥时,前方传来一阵音乐,水面也突然变得清澈剔透,仿佛是有晃荡的荧光从水下射出。
D.我很难忘记这个奇妙的夜晚,这是一个梦幻般的夜晚……
解析:本题需要同学们具备辨析拟人和比喻修辞的不同的能力。例句是一个拟人句,A项也是一个拟人句,它将竹子赋予人的特点——潇洒;B、C、D三项中分别有标志性的比喻词:像、仿佛、是,因此都为比喻句。
答案:A
4.结合句意解释加点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厌:满足。
B.船舱里,有几个当地农民在摆弄丝弦。
丝弦:船舱里用丝制成的装饰物。
C.古镇被飘动的雨雾笼罩着,石桥和屋脊都隐约出没在飘忽的雨雾中。
出没:时而出现,时而消失。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中字的本义。注意“相看两不厌”中的“厌”不是讨厌的意思。
答案:B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根据课文,填写下列语段中空白处的内容。
文中写了三次游周庄的情景及感受。前两次到周庄,第一次时值“_______”,“天下着小雨”,春雨蒙蒙,给作者留下的印象“________ _____。”第二次游周庄是_________,写小雪后的景色。古老的砖石与清新的白雪,黑白分明,鲜明对照,“_______________”。
解析:对于课文要整体把握作者的思路,能够通过学习了解作者按照时间来安排叙述的,并且要认真读本题,在题目中加入引号则表明要求用原文来回答,这就需要较熟课文,并且找出重点句。
参考答案:仲春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冬天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2.在空缺的①②处填上恰当的动词。
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刚刚下过一夜小雪,积雪还没有来得及将古镇①___________,阳光已经穿破云层②___________大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