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56880个字。
2011年中考文言文大练兵(200篇)
安徽省濉溪县临涣中学ahdhm2008(段汉明)
1、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①
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公输子以为至巧。子墨子谓公输子曰:“子之为鹊也,不若翟之为辖②,须臾刘③三寸之木而任五十石④之重。”故所谓巧,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谓之拙
注释
①选自《墨子•鲁问》。②辖:车轴两头的插销儿。③刘:通“镂”,刻削。④石:古代以三十斤为一钧,以四钧为一石。
阅读训练:
1.指出下列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
①刘三寸之木而任五十石之重_____ ②成而飞之,三日不下____
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成而飞之________________
3.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___”通“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
4.翻译句子。
故所谓巧,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谓之拙。
译文:
5.公输班做的喜鹊能飞,墨子为什么认为他不如自己巧?你同意墨子的观点吗?请
说出赞同或反对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 2、 万事莫贵于义①
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②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③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注释
①选自《墨予•贵义》。②今:若,如果。③一言:一句话,即关系到正义与非正义的一句话。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贵”字。
①万事莫贵于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是贵义于其身也: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字。
①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________ ②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于为之乎_________
③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___________
3.翻译句子。
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译文:
4.表明本文观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能举出实例来证明本文的观点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 3、 景公出猎⑴
景公⑵出猎,上山见虎,下泽⑶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⑷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殆⑸所谓不祥⑹也。”晏子对曰:“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⑺。夫有贤⑻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⑼,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⑽者。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⑾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⑿为不祥也?”
注释
⑴选自《晏子春秋》卷二。《晏子春秋》是记述春秋时期齐国晏婴的政治思想、政治活动的一部书。⑵景公:齐景公,春秋时齐国的国君。⑶泽:聚水的洼地。⑷寡人:古代君主的自称。⑸殆(d i):大概,恐怕。⑹不祥:不吉利。⑺是不与焉:这不同你所说的那些。⑻贤:贤人,有才德的人。⑼任:信任。⑽乃若此:就象这些。乃,是,就是。⑾如:往,去。⑿曷:同“何”,为什么,怎么。
阅读训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