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9题,约6350字。  苏州外国语学校十二月月测试卷(语文)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23分)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1、风mǐ              kān       称        竹miè        shuàn        洗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将它们订正在表格中。(4分)
  A、傣族人的村赛大多座落在平坝、江边、湖畔,一座座竹楼掩映在翠竹丛林中。
  B、我从弦窗向外眺望,一片蔚篮的世界:天,是蓝的;地,也是蓝的。
  错别字    
  改正    
  3、默写古诗文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上相应的作家、作品或朝代。(10分)
  ⑴               ,阴阳割昏晓。                 ,决眦入归鸟。(唐•杜甫《望岳》)
  ⑵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              ,似与游者相乐。(唐•        《小石潭记》)
  ⑶                      ,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              》)
  (4)飞来山上千寻塔,                     。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                   》)
  4、下面是某位同学的作文片段,请根据文后要求,用规定的符号在原文上直接修改。(5分)
  换用号:      增补号:        删除号:     调位号:
  ①为了开好运动会,学校组织了有意义的一次除草活动。②中午,我早早地来到学校,和同学们尽情地玩耍起来。③没想到:学校分给我们班是那块长着许多带刺植物的地方。④男生用铁锹将根铲断,我们女生便将它们拖到垃圾堆。⑤一不小心,手臂被小毛刺扎了一下,疼得我差点叫出声来。⑥看到同学们个个精疲力竭,疲惫不堪,我便忍痛苦干起来。
  要求:(1)删掉片段中与中心无关的一个句子。(2分)
  (2)片段在语言表达及标点使用上有毛病,请在原文中加以修改。(3分)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37分)
  (一)阅读下边两段文字,完成5---7题。(10分)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庭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
  【乙】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提,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是,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试,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满井游记》                                                                    
  【注释】                                          
  [1]燕(yān):古燕国区域,这里指北京地区一带。
  [2]花朝(zhāo)节:旧时以阴历二月十二日为花朝节,说这一天是百花生日。
  [3]砾(lì):小石,碎石。
  [4]辄:总是,就。
  [5]廿(niàn)二日:二十二日,承花朝节说的,所以没写月份。
  [6]东直:指北京东直门,在城东北方。满井在东直门东北三四里。
  [7]如倩(qiàn)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就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刚梳过髻鬟一样。倩女,美丽的女子,靧,洗脸。掠,梳掠。
  [8]麦田浅鬣(liè)寸许:意思是麦苗高约一寸左右。鬣,兽颈上的长毛。这里形容不高的麦苗。
  [9]泉而茗者,罍(léi)而歌者,红装而蹇(jiǎn)者:用泉水煮茶喝的,拿着酒杯唱歌的,艳装骑驴的。茗,茶。罍,酒杯。蹇,原是跛足的意思,引申为驴。茗、罍、蹇都是名词作动词用。
  [10]浃(jiá):湿透。
  [11]曝(pù)沙之鸟,呷(xiā)浪之鳞: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浮到水面上吸水的鱼。呷,吸而饮。鳞,代鱼。
  [12]城居者:在城市里居住的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