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860字。
诗歌语言鉴赏方法与步骤
诗歌鉴赏中语言鉴赏是一种综合性强、能力层级高的鉴赏活动,在历年高考中一直是考查重点,而且该考点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从命题形式上看,或单独考查语言赏析,或以理解关键词语、重点诗句为主,或综合考查等。但学生在这一命题点上失分严重,主要原因是:学生往往只凭语感,或者抓住修辞方法作浅层次的分析,结果由于把握不到位,分析不具体,要点不全,表达不规范而失分。
语文《考纲》明确的“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主要是分析文学语言对于表达文章主题、塑造形象的作用和好处,分析语言表达运用的得失,分析语言运用的特点及语言风格等等。这就要求我们读懂、理深、说透。
所谓读懂,是指对所读的古典诗词的词语含义、内容意指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然后在读懂作品的基础上理深,就是把阅读和鉴赏结合起来,了解其表现内容的艺术形式和手法,最后形成答卷上的文字,条理清晰的表达问题,即说透,踩准考点,高效答题。
一、炼字
1.考点分析
古人作诗填词很讲究炼字(推敲用字,使言辞准确恰当),炼字要求切题、切情、切境。诗人反复锤炼推敲的某一字,是最能表达诗人思想情感,体现诗人独具匠心的字。炼字是为了提高诗词的表达效果,因此,一首诗词往往会因一字而意境全出。通常,炼字主要是锤炼诗词中的动词、形容词和虚词。古人还有炼句、炼意之说,炼字的目的就在于炼句、炼意。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新诗改罢自长吟”即道出其写诗时炼字、炼句的要求和情形。炼字炼句的过程,就是对诗歌意境进行反复锤炼的过程。近年来,诗词炼字型的考题,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
古典诗词用语的特殊性以及词语障碍是阅读的难关。但是那些艰深冷僻的词语往往有注解,作为诗歌语言的常见词语反而会成为理解的难点,即使试题不直接考查词语意义,但解词是析句的基础,词语解读的作用不可忽略,要尽可能地借助语言环境真正读懂。
2.应考锦囊
提问方式:品味作品中某字,进行赏析。(主要对动词、形容词进行赏析,其它是对特殊词如叠词、拟声词和颜色词的考查)
提问变体:①对诗词中的某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②同一诗句在不同版本中某字不同,你认为哪个字更为恰当?为什么?③某联中或某句中最生动最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答题步骤:第一,明确其字在诗句中的意义,作出合理解释;第二,结合全诗,展开联想,分析其字在诗中所描写的景象;第三,点出这个字烘染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范式:(1)某字在诗中的意思是(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的情景,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2)某词(句)在诗中的意思是( ),在结构上起到了( )的作用,对突出(主旨)所起到( )作用。
3.考点示例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2004年浙江卷 有改动)
菩萨蛮 李 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