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900字。
语文七年级上人教新课标第20课《山市》学案1
【学习目标】
1. 学习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2. 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景。
3. 熟悉文中的描写用语,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力。
4. 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原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科学精神。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在夏天,沿海一带或沙漠地区,往常可以看见在空中或地面以下有远处事物的影像,古人无法解释,误认为是大蛤蜊吐气形成的,因此就称为“海市”或“海市蜃楼”。这种现象有时人们在山区也可以看到,人们就称之为“山市”。
2.走近作者作品: 作者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淄博)人。早岁即有文名,但屡应省试皆落第,七十一岁才补为贡生。他用数十年的时间写成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聊斋志异》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收录作品近500篇,以短篇小说为主,此外还有散记特写、随笔寓言等,主要写鬼狐精怪的故事,也收录一些奇特的事。构思奇妙,语言生动。
【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奂山 青冥 飞甍 高垣 睥睨 霄汉 逾时 倏忽 连亘
2、 解释划线的字
(1) 邑八景之一也 (2) 数年恒不一见
(3) 高插青冥 (4) 念近中无此禅院
(5) 无何,碧瓦飞甍 (6) 未几,高垣睥睨
(7) 连亘六七里 (8) 尘气莽莽然
(9) 裁如星点 (10) 又其上则黯然缥缈
(11) 倏忽如拳如豆
3、翻译下列句子:
⑴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⑵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⑶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⑷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
【问题探究】
1、 默读课文,同时思考山市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是以什么为顺序的?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这表现了山市的变化是迅速还是缓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