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5小题,约7280字。

  莆田市一中2011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命题人 龚勇辉  刘细平  吴志芳   审核人  年级备课组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遥想公瑾当年,                ,雄姿英发。
  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千古江山,                      。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3)闾阎扑地,                              ;舸舰弥津,                       。(王勃《滕王阁序》)
  (4)                      ,访风景于崇阿;                ,得天人之旧馆。(王勃《滕王阁序》)
  (5)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茕茕孑立
  。
  (李密《陈情表》)
  (6)                              ,则刘病日笃;                      ,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李密《陈情表》)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题。
  卫鞅欲变法,秦人不悦。卫鞅言于秦孝公曰:“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甘龙曰:“不然。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卫鞅曰:“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乃下令。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卫鞅曰:“此皆乱法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其后民莫敢议令。
  臣光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不善者反之:欺其邻国,欺其百姓,甚者欺其兄弟,欺其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所利不能药其所伤,所获不能补其所亡,岂不哀哉!而商君又处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 (选自《资治通鉴》有删节)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   法:效法
  B.民怪之,莫敢徙。                怪:以--为怪
  C.黥其师公孙贾。                  黥:刺杀
  D.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        具:制定完备
  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说明公孙鞅为变法所做的努力的一组是(    )(3分)
  ①卫鞅欲变法,秦人不悦。      ②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
  ③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④刑其傅公子虔。
  ⑤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  ⑥行之十年,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
  A①②④    B②⑤⑥   C②③④   D①④⑥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9分)
  (1) 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3分)
  (2) 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3分)
  (3) 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3分)
  (三)古诗词鉴赏(6分)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元兵俘至合沙,诗寄仲子
  [宋]陈文龙
  斗垒孤危势不支,书生守志定难移。
  自经沟渎非吾事,臣死封疆是此时。
  须信累囚堪衅鼓,未闻烈士树降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