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8670字。

  高考文言文复习分析综合
  (一)筛选文中的信息
  (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三)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理解•要点诠释
  重点点击
  本部分是文言文试题考查的重点,涉及的内容及题型如下:
  1.归类某一内容。一般从主要人物出发,设计某一指向,列出五六项内容,要求选出三项内容。
  2.对全文内容进行分析概括。这一方面每年都会考查,这类题实际上是在用白话文翻译,在读文言文原文之前,应先看这类题,不要急着去选正误,这样,了解了全文内容再去读原文,理解会更快。
  3.自2003年开始,全国卷在文言文设题时,开始引用两个文言语段,开始了对作者观点态度的全面考查。以选择题为主。
  难点解剖
  1.筛选文中重要的语言信息
  对于一篇文言文,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就完全读懂,可在运用“跳读”法时,捕捉文中重要的信息材料。这些重要的信息,有时是有一定标志的,如全文中心句、段落的起始句、段末总结句、作者评述性的文字等。
  有些语言信息孤立地看是重要的,但针对具体题目来说,不一定是有效的。我们要善于从诸多语言信息中筛选出有效信息来,以达到正确答题的目的。
  2.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
  要正确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涉及面较广,方法较多,但其中一种方法是不可忽视的。分析选文的题目、尾注等内容,掌握文章出处和作者的情况,然后再结合自己所了解的有关文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对文章进行分析。这样分析,可使我们对文章理解得更全面,更准确,更深刻。
  3.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
  作者写文章,在材料的选择、叙述的角度、句子语气及直接的抒情议论中,都可能表现出自己的观点态度。读时,应善于分析作者对某人某事到底有怎样的态度、怎样的评价。
  4.学会整体阅读
  从全文看,应注意这样几点:
  (1)全文的中心人物是谁?
  (2)这个人物的职务有何变化?
  (3)这个人物做了几件事?
  (4)人与人之间是什么关系?
  (5)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场合,说的什么话?
  (6)代表人物观点的话是哪几句?
  (7)人们对人物评价如何?
  (8)翻译句子大都是代表作者、人物观点、态度的句子,议论性强,其内容关键在哪里?
  诱思•实例点拨
  2005广东高考,11、12
  朱晖字文季,南阳宛人也。晖早孤,年十三,王莽败,天下乱,与外氏家属从田间奔入宛城。道遇群贼,白刃劫诸妇女,略夺衣物。昆弟宾客皆惶迫,伏地莫敢动。晖拔剑前曰:“财物皆可取耳,诸母衣不可得。今日朱晖死日也!”贼见其小,壮其志,笑曰:“童子内刀。”遂舍之而去。初,光武与晖父岑俱学长安,有旧故。及即位,求问岑,时已卒,乃召晖拜为郎。晖寻以病去,卒业于太学。性矜严,进止必以礼,诸儒称其高。
  永平初,显宗舅新阳侯阴就慕晖贤,自往候之,晖避不见。复遣家丞致礼,晖遂闭门不受。就闻,叹曰:“志士也,勿夺其节。”后为郡吏,太守阮况尝欲市晖婢,晖不从。及况卒,晖乃厚赠送其家。人或讥焉,晖曰:“前阮府君有求于我,所以不敢闻命,诚恐污君令名。今而相送,明吾非有爱也。”骠骑将军东平王苍闻而辟之,甚礼敬焉。正月朔旦,苍当入贺。故事,少府给璧。是时阴就为府卿,贵骄,吏慠不奉法。苍坐朝堂,漏且尽,而求璧不可得,顾谓掾属注曰:“若之何?”晖望见少府主簿持璧,即往绐之曰:“我数闻璧而未尝见,试请观之。”主簿以授晖,晖顾召令史奉之。主簿大惊,遽以白就。就曰:“朱掾义士,勿复求。”苍既罢,召晖谓曰:“属者掾自视孰与蔺相如?”帝闻壮之,以晖为卫士令。再迁临淮太守。数年,坐法免。
  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自去临淮,屏居野泽,布衣蔬食,不与邑里通,乡党讥其介。建初中,南阳大饥,米石千余,晖尽散其家资,以分宗里故旧之贫羸者,乡族皆归焉。后迁为尚书令,以老病乞身。
  (选自《后汉书•朱晖传》,有改动)
  注:掾属:佐治的官吏。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明朱晖不惧权势的句子是(    )
  ①诸母衣不可得。今日朱晖死日也!②复遣家丞致礼,晖遂闭门不受。③就闻,叹曰:“志士也,勿夺其节。”④太守阮况尝欲市晖婢,晖不从。⑤骠骑将军东平王苍闻而辟之,甚礼敬焉。⑥主簿以授晖,晖顾召令史奉之。
  A.①②⑤B.②③④C.②③⑥D.②④⑥
  解析:做此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直接”二字,③句是阴就赞叹朱晖的话,⑤句是骠骑将军东平王苍对朱晖的礼敬,③⑤两句均不能直接表现朱晖不惧权势。所以说答案为D项。
  答案:D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晖路遇群盗抢劫,为使长辈不受羞辱,他挺身而出,群盗被其胆识所感动,放过了朱晖及与他同行的人。
  B.朱晖一再违背阴就的意志,甚至让阴就难堪,而阴就之所以没有打击报复,是因为他也佩服朱晖的人格。
  C.朱晖以智慧和勇气将璧拿到手,挫败了阴就的图谋,人们因此比之为蔺相如,皇帝听说后,也很赞许朱晖。
  D.朱晖重义轻财,在南阳发生饥荒、米价飞涨之时,他尽力救助宗族中的贫穷体弱者。由此获得乡亲信赖。
  解析:C项中“挫败了阴就的图谋”在文中找不到依据,文中只是说,当时任少府卿的人是阴就,此人自以为尊贵,对人态度傲慢。“人们因此比之为蔺相如”与文中内容也不符,将朱晖“比之为蔺相如”的是骠骑将军东平王苍。
  答案:C
  参考译文:朱晖字文季,南阳宛城人。朱晖小时候是个孤儿,十三岁时,王莽败亡后,天下大乱,跟着外氏家属从田间奔逃到宛城。路上遇到一群贼寇,持刀劫掠随行的妇女,抢她们身上的衣物。兄弟宾客们都惊惶失措,路途在地上吓得不敢动弹。朱晖拔剑走上前说:“财物你们都可以拿走,各位女长辈的衣物你们不能动一下。否则,今天就是朱晖的死日!”贼人见他年纪小,秉性刚烈,笑着说:“小孩子还是收起刀吧。”于是丢下他离开了。当初,光武帝刘秀和朱晖的父亲朱岑一起在长安求学,两人有老交情。等到刘秀即皇帝位后,访求朱岑,他已经死了,于是召来朱晖授他郎官。朱晖不久因病离职,在太学完成了学业。朱晖性格端庄严肃,举止行动一定依照礼仪,众位儒生都称赞他的高尚品德。
  永平初,显宗的舅舅新阳侯阴就仰慕朱晖的贤能,亲自前往拜访他,朱晖躲避不见。阴就又派家丞给他送礼,朱晖就闭门不接受。阴就听说后,赞叹说:“真是志士啊,还是不要改变他的气节吧。”后来做郡吏,太守阮况曾经想买朱晖的婢女,朱晖不答应。等到阮况死了,朱晖才厚赠给他家。有人为此讥讽朱晖,他说:“以前阮府君有求于我,之所以不敢听命,实在是怕玷污府君的好名声。现在相送,表明我并非有所吝惜呀。”骠骑将军东平王苍听说朱晖的事后,就征召他做官,对他的礼节很是恭敬。正月初一,王苍应当进府祝贺新年。按照惯例,少府应该给璧作为答礼。当时阴就做府卿,富贵骄纵,不奉行法令。王苍坐朝堂上,沙漏将要滴尽(时间很久),所要的璧还没有得到,回头问掾属说:“怎么办?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