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6题,约5610字。
  德州一中2010—2011学年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题
  德州一中 孔明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请你给加点字注音,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着(   )落    模(   )样  随声附和(   )  点缀(   ) 
  头晕目xuàn(   )  màn(   )不经心  hài(   )人听闻  兴高cǎi(   )烈
  2.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使“给力”一词迅速在网络上流行,并荣获2010年十大网络流行语。请你在下面两句话中任选一句,解释句中的“给力”一词意思。(2分)
  A根除“霸王条款”,监管需“给力”
  B崔红霞老师声情并茂,旁征博引,语文课上得真给力!
  选      句,解释                              
  3.某人外出做生意,给父母写了这样一封信:“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父母读了这封没有标点符号的信后,一个笑一个哭。请根据这两位父母的不同理解,分别给信加上标点符号。(2分)
  笑: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哭: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4.下面这段文字划线句有语病或不得体,请在原文中直接改正.(3分)
  感谢各位参加我13岁生日晚会。①看见桌上放着许多大家送来的生日礼物,②我不禁回忆起了从前的往事。我尤其想起了我的同桌,他为了帮助我学习数学,竟然放弃了参加奥数的赛前训练。在他的帮助下,③我在数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5.古诗文默写。(7分)
  ①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                          ,赚得行人空欢喜。(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③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④晏殊《浣溪沙》中借伤春惜时之意,抒怀人思旧之情。其中“                          ,                          ”被后人翻以新意,描写友情更加深厚。
  ⑤杜牧《泊秦淮》中“                        ,                         ”表达了作者对于晚唐统治者只顾沉湎于个人享乐生活而不顾国家安危的不满,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抒发爱国情怀的名句。
  ⑥孟浩然《过故人庄》中“           ,         ”将村落、树林、群山都纳入乡村盛景之中,意境淳朴自然,画面错落有致,极为生动形象。
  ⑦古代的文人墨客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写秋的诗句。请从你积累的古诗中,搜索出一个有关“秋”的完整的诗句                  ,                    。
  6.名著阅读。(3分)
  提起《伊索寓言》,相信同学们都会油然而生一种情切感,特别是里面的一些有哲理的小故事,更是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像,读下面这则小故事,回答问题。
  狐狸和葡萄
  有一只狐狸已经两天没有找到事物了他又饿又渴。忽然,他看见远处院子里的架子上挂满了一串串的葡萄,于是他急忙跑过去。又圆又大的葡萄挂满了架子,狐狸迫不及待地跳起来用爪子去抓,可是架子太高怎么抓也抓不到。狐狸急的围着葡萄家转来转去,什么办法也没有,无可奈何的走了,边走边回头望,还不停的安慰自己说:“那葡萄没有熟,很酸,肯定不好吃。”
  ①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得到一个俗语,经常挂在嘴边,这个俗语是:(1分)
  ②你知道这个故事的寓意吗?(2分)
  7.法布尔通过观察,有时称蝈蝈为“狂热的狩猎者”,有时称它为“夜晚的艺术家”你喜爱哪种昆虫呢?请你也为它取一两个富有特色的称呼,并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介绍它的特征。(3分)
  昆虫名称:            特色称呼:                 
  习性特征:                                                                      
  8.古诗欣赏:(4分)
  ①诗言情,下面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②诗言理,下面这句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二、阅读理解(42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②温故而知新(          )
  ③士不可以不弘毅(               )   ④思而不学则殆(         )
  10.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1.文中包含了很多的成语,请摘出其中的四个:(2分)
  、              、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